我国儿童肥厚型心肌病(5年死亡率高达30,三家大型医院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该队列中,心衰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占60.4%;而在肌节基因突变所致肥厚型心肌病患儿中,心原性猝死是主要死因,占48.5%。
出乎意料的是,有流出道梗阻的患儿估算生存率高于无梗阻的患儿。
大多数患儿没有不适症状。40.1%的患儿接受体格检查,22%的患儿有心脏杂音,19.2%的患儿存在慢性心衰。1例患儿出现心脏骤停但幸存下来了。
54.4%的患儿接受基因检测。总体上,基因检测确诊了80.8%的患儿。
在我国肥厚型心肌病患儿的各种病因中,心肌肌节编码蛋白基因的致病或可能致病突变占67.7%,先天性代谢缺陷占19.2%,RAS通路病占13.1%,未见神经肌肉疾病。
中位随访2.6年,最长随访5.9年。随访期间,26.4%的患儿死亡,无一例患儿接受心脏移植。
6.6%的患儿有不明原因晕厥病史,13.3%有肥厚型心肌病家族史,3.9%有心原性猝死家族史。
一项覆盖我国三家大型三级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回顾性纵向队列研究显示,我国儿童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死亡率较高,5年死亡率约30%,有先天性代谢缺陷的患儿以及在婴儿期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患儿死亡率尤其高。
患儿的5年、10年生存概率分别为71.1%和57.1%,其中有先天性代谢缺陷、在婴儿期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患儿预后最差,5年估算生存率仅分别为16.9%和56%。
该研究于2010~2019年共纳入56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儿,其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1岁,48.8%是在婴儿期诊断的,62.4%为男孩。
8%的患儿接受室间隔减容治疗,手术时中位年龄为8.3岁,随访期间91.1%的患儿存活。
来源: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rvival of children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in China: A multicentre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eClincalMedicine, May 26, 2022
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67.7%的患儿存在不对称肥厚,14.9%的患儿左室扩大,53.7%的患儿左房扩大。
初次检查时,32.6%的患儿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左室、右室、双心室流出道梗阻的患儿分别占22.9%、3.5%、6%。随访期间,又有12例患儿出现左室流出道梗阻。分别有4.8%和0.7%的患儿存在极端左室、右室流出道梗阻(流出道压差均≥ 100 mmHg)。
9例患儿植入ICD(除颤器),其中1例是二级预防,8例是一级预防。随访期间9例患儿均存活,未出现ICD不适当放电。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者指出,我国肥厚性心肌病患儿的病因分布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差异,先天性代谢缺陷占比较高,而神经肌肉疾病占比低。
研究者表示,这是我国首个系统、全面报道儿童肥厚型心肌病病因分布、临床表现、基因特征、生存状态的多中心研究,显示了我国儿童肥厚型心肌病负担较大,而医疗需求远未得到满足。
13例诊断为典型婴儿型庞贝氏病的患儿接受酶替代治疗,其中4例在随访期间死亡,包括2例因经济原因停止治疗的患儿。
随访期间,45例(8%)的患儿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事件,其中心原性猝死39例,3例心脏骤停但幸存,3例除颤器适当放电。
在治疗方面,β受体阻滞剂是最常用的药物(54.6%),其次是利尿剂、卡托普利、地高辛、胺碘酮、普罗帕酮等。
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要同步进行心理调节!中国专家共识
慢性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是影响人群健康的最普遍问题之一,中国慢性疼痛人数约1亿。国际疼痛学会定义慢性疼痛为“超过正常的组织愈合时间(一般为3个月)的疼痛”,或超过正常组织愈合后仍然存在的疼痛。有人把慢性疼痛比喻为一种“不死的癌症”。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疼痛。导致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原因有骨关节炎、骨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痛、手术后的疼痛等。杨进刚阜外2023-09-07 10:06:35
0001筛查儿童血脂异常,或需使用脂肪指标!中国万名儿童调查
对于儿童,如何识别持续性血脂异常,是将心血管病防治战线前移的关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慢病管理中心米杰等发表研究提示,在基于脂肪质量指数(FMI)和体脂率(FMP)诊断的肥胖儿童中,筛查出持续性血脂异常的特异度均高于体质指数。脂肪质量指数和体脂率均为衡量脂肪量的指标。二成患者植入ICD后会发生电风暴!阜外医院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研究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预防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患者猝死的有效策略。阜外医院一项研究发现,近22%的患者在植入ICD的4年内会发生电风暴,其特征是多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研究共纳入88例确诊并植入ICD的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年。电风暴被定义为24小时内发生≥3次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研究显示,半数患者在ICD植入的第一年发生心室电风暴。近一半的患者患有复发性电风暴。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启动匹伐他汀糖代谢研究
在刚刚结束的第7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年年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晓津教授介绍,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项目组今年已经启动了伴有糖代谢异常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比使用匹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糖代谢影响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高晓津教授杨进刚阜外2023-08-04 10:46:21
0000严格管理LDL-C和血压,降糖用新药!ESC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为什么发生心梗、中风和外周动脉疾病?90%的风险可由吸烟、不良饮食习惯、体力活动缺乏、腹型肥胖、“三高”、精神心理因素以及饮酒解释。为了更好预防心血管疾病,8月30日,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发布了最新版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LDL-C低一点,心血管病风险低一些指南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加心血管病风险的影响与LDL-C基线水平和暴露时间决定。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0:25:3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