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查儿童血脂异常(或需使用脂肪指标,中国万名儿童调查)
本研究发现3个指标诊断的肥胖均与持续性高TG和低HDL-C异常关联性最强,且对它们的预测能力高于其余3项持续性血脂异常。
脂肪质量指数和体脂率均为衡量脂肪量的指标。
研究共纳入1万多名儿童进行分析。
因此,认为在肥胖儿童中主要适宜开展持续性高TG/低HDL-C型血脂异常的筛查。
研究者指出,体质指数作为评价身体总体重的指标,尚不能区分构成体重的脂肪和瘦组织,因此它无法精准评估由于体脂肪过度蓄积而带来的血脂异常风险。
对于儿童,如何识别持续性血脂异常,是将心血管病防治战线前移的关键。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对肥胖儿童进行血脂异常筛查,但美国内分泌协会指出肥胖是以“体脂肪增多为基础的慢性疾病”,而体质指数不能真实反映发育中的儿童身体脂肪水平及其蓄积的状态。
但在女童中3个指标预测各项持续性血脂异常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脂肪分布及其功能的性别差异有关。
该研究发现,在男童中,脂肪质量指数和体脂率预测持续性高LDL-C和高非HDL-C血症的效果要优于体质指数,此外男童中脂肪质量指数诊断的肥胖预测持续性低HDL-C血症的效果要优于体质指数。
来源:肖培, 等. 基于体脂肪的肥胖评估指标在学龄儿童持续性血脂异常筛查中的应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 41(12): 2066-2071 .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慢病管理中心米杰等发表研究提示,在基于脂肪质量指数(FMI)和体脂率(FMP)诊断的肥胖儿童中,筛查出持续性血脂异常的特异度均高于体质指数。
0000
相关推荐
严格管理LDL-C和血压,降糖用新药!ESC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为什么发生心梗、中风和外周动脉疾病?90%的风险可由吸烟、不良饮食习惯、体力活动缺乏、腹型肥胖、“三高”、精神心理因素以及饮酒解释。为了更好预防心血管疾病,8月30日,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发布了最新版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LDL-C低一点,心血管病风险低一些指南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加心血管病风险的影响与LDL-C基线水平和暴露时间决定。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0:25:38
0000有四分之一国人在弹”死亡四重奏”
近期,一项纳入20余万国人的研究发现,国人代谢综合征已成灾,患病率已高达24.5%。代谢综合征是指一个人同时有血糖代谢异常、超重或肥胖、血脂紊乱和高血压几种情况。因为有代谢综合征的人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增加3倍,过早死亡的风险也大幅增加,有人将其称为“死亡四重奏”。“死亡四重奏”可能是21世纪导致冠心病、中风高发,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ChinaPEACE研究新分析挑战指南:<60岁心梗男士收缩压≥100 mmHg或无需溶栓?
指南建议,对于发病12小时之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或12-24小时就诊但仍有缺血症状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指南推荐应该进行再灌注治疗。但如果不能进行急诊介入治疗,是否所有患者都应去溶栓呢?阜外医院蒋立新团队近期应用典型的决策树方法,分析了ChinaPEACE研究中适宜溶栓但没有接受任何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得出的结论对心梗指南提出了挑战。杨进刚阜外2023-08-06 12:18:50
0003年轻冠心病,病变进展更快!阜外医院乔树宾团队研究
阜外医院乔树宾研究团队发表研究分析表明,不同年龄的冠心病患者病变进展存在差异。年轻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风险更高。该研究显示,不论在病变水平还是患者水平,青年患者(<45岁)病变快速进展的比例均显著高于中年患者(45~<65岁)和老年患者(>65岁)。在病变水平,青年、中年、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病变快速进展的比例分别为20.7%、15.6%、12.1%。大动脉炎累及冠脉,搭桥或介入未优于药物!阜外医院乔树宾等研究
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血管炎,主要影响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冠脉受累在大动脉炎中并不少见。根据先前的研究,根据尸检和临床诊断,10~20%冠脉受累。冠脉受累可显著增加大动脉炎患者的死亡率,然而,对于冠脉受累的大动脉炎患者,治疗策略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血管内介入治疗或外科血管重建,但目前还未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