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心衰肺血管阻力显著升高(南京医大一附院研究)
研究者解释,外周动脉收缩压低不仅是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也是肺动脉高压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血钾降低、左心房内径增大、合并冠心病、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均是心衰患者肺血管阻力显著升高的临床危险。
此外,阻断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对于左心相关肺动脉高压也有治疗前景。
结果发现,心衰患者肺血管阻力显著升高的发生率为65.2%。
心衰患者左心房内径增大,提示左心房充盈压升高,这是引起左心相关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重构的核心环节。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芳、何源等研究给出了答案。
血钾降低可导致心衰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引起体液潴留和外周血管收缩,继而左心充盈压增加,加速左心相关肺动脉高压发展和肺血管病理性重构。
这项研究共对164例接受了右心导管检查的心衰患者进行了分析,其中右心导管检查测得肺血管阻力≥5.0 Wood单位定义为肺血管阻力显著升高。
慢性心衰引起肺血管阻力升高不是件好事,对于常见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有多少人肺血管阻力升高?又有哪些危险因素?
研究者表示,尽管目前尚无β受体阻滞剂治疗左心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明确临床研究证据,但这项研究提示,心衰患者早期、持续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能延缓疾病进展。
有研究发现,持续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室顺应性、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充盈压,有利于改善左心相关肺动脉高压过程中肺血管病理性重构。
0000
相关推荐
拒绝中年油腻,要做肌肉男!西班牙研究称:肌肉男不易患心血管病
谈到中年油腻,脑海中马上想到的是大腹便便,精神萎靡不振的大叔。怎么办呢?西班牙一项研究则称,拒绝油腻,要打造肌肉男!肌肉男今后10年内发生心血管病风险就较低。但在女士中没有发现这种关联。研究共如入选1019名年龄>45岁无心血管病史的居民,并接受了长达10年的随访。随访期间,研究发现,与骨骼肌质量最低的人相比,骨骼肌质量最高的人患心血管疾病(如中风或心梗)的风险降低了81%。丹麦研究称,年轻糖尿病心脏死亡风险增7倍
根据丹麦大规模的全国性研究数据,儿童及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比非糖尿病的同龄人高出7倍。本研究中,十年间死亡的14294人中有5%人患有糖尿病,其中70%患有1型糖尿病,30%患有2型糖尿病。研究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为235/10万人年,而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者(51/10万人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脏病,230例(34%)死于心脏病。17%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源性猝死。肥胖性心肌病独立存在!?中美学者综述
心衰患病率的上升,部分原因是由于超重和肥胖流行所促成。近日,一篇中美学者发表的文章指出,当前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证据支持“肥胖性心肌病”这一疾病的存在,并且独立于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其他心脏病而发展。肥胖性心肌病,指仅由肥胖引起的心脏结构、功能以及代谢异常。这个概念也不是新近提出的,早在2007年就有学者提出。杨进刚阜外2023-09-15 16:26:11
0001【新时代、新起点】第二届北京国际心血管病学大会暨京津冀一体化年会成功召开
2018年1月12-14日,由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北京国际心血管病大会(BICC)暨京津冀一体化年会(JJJI)。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大会主席杨跃进教授表示,本届大会遵循“面向京津冀、面向未来、面向基层、面向临床、面向青年”的原则,秉承“传承求创新,规范求实效,质量求安全,合作求引领,交流国际化”的宗旨,目的是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地区心血管病学的发展。杨进刚阜外2023-08-14 08:40:36
0000我国心梗复发者年死亡率32%!阜外医院郑昕等Heart杂志刊发研究
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急性期仍有心梗复发的风险,复发者的死亡率较高。美国有研究发现,约1/3复发者在1年内死亡。9月16日,阜外医院郑昕等在Heart杂志发表的ChinaPEACE研究最新结果显示,在我国真实世界中,有2.5%的患者在出院后1年内心梗复发,其中在出院后1月内复发的比例为35.7%,复发者1年死亡率为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