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低危主动脉瓣狭窄(TAVR治疗二叶瓣与三叶瓣病变预后相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
BAV 组患者的术后30 d起搏器植入率虽高于 TAV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 vs. 7.7%)。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治疗外科低危重度症状性二叶式主动脉瓣(BAV)与三叶式主动脉瓣(TAV)狭窄,短期临床预后一样吗?
其中,TAV 组(n=78)与 BAV 组(n=119)相比,患者的年龄更大,既往高血压史比例更高,左心房内径更大,重度二尖瓣反流比例、轻度和无主动脉瓣反流比例均更低。
研究者介绍说,我国TAVR候选患者与西方患者有所不同,比如BAV 狭窄比例较高、主动脉瓣钙化程度较高、主动脉瓣反流多于主动脉狭窄、风湿性病因比例高、股动脉内径较细等,这也使得国外技术经验及规范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患者。
目前这项研究证实,BAV 和 TAV狭窄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相似,国外数项研究也显示,TAVR在BAV狭窄患者短期预后好,安全、有效。不过研究者指出,尚需大样本临床研究的长期随访来进一步验证。
这项研究共纳入2015年6月至2021年1月在该院行TAVR治疗的外科低危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197例,外科低危定义为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评分<4%。
两组患者的术后 30 d 全因死亡和TAVR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
两组患者在经股动脉或颈动脉入径、置入瓣膜类型、置入>1 枚瓣膜、术中转外科手术和置入瓣膜直径的比例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而且,国外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绝大多数为TAV病变患者,排除了BAV病变人群。
研究显示,BAV 组患者住院期间和术后 30 d 均无死亡,TAV 组患者住院期间和术后30 d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3%和2.6%。
近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洪楠超等进行的研究初步显示,TAVR治疗这两种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相似。
美国两大学会发布≥60岁高血压指南:称收缩压降低至150 mmHg以下即可
近日,美国医师协会与美国家庭医生学会(ACP/AAFP)针对≥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布了最新的高血压管理指南。其中要点如下:1.≥60岁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启动降压治疗将收缩压降低至150mmHg以下,以降低其死亡、卒中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南昌大学二附院疑难病例:12岁女童左肾“毒珍珠”
珍珠光洁美好,不过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程晓曙、董一飞、熊洪亮等遇到的一位12岁女童,右肾长出来的却是“毒珍珠”。这位患者因“高血压查因”住的院。3个月前曾反复出现胸闷痛,每次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入院前3天门诊查血压高达150/106mmHg。否认特殊疾病史。通过入院系列检查,发现患者具有以下特点:(1)青少年儿童,发育正常,体重正常,无高血压家族史;(2)血压明显升高;杨进刚阜外2023-08-31 17:06:39
0000郭继鸿:妊娠期心律失常怎样又能挽救母亲,又不损害胎儿?
妊娠期发生心律失常,不算少见。怎样安全合理处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和孔令云医生告诉您。治疗原则:既能挽救母亲,又不损害胎儿妊娠不是植入ICD(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禁忌证,电复律可以而且应当用于任何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威胁胎儿安全的持续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在必要时也可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但需注意铅衣防护,尽量用超声而避免X线。部分妊娠期心律失常救治策略哪种遗传性心脏病心脏性猝死最常见?JACC研究
近日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心脏性猝死患者心肺复苏后明确的遗传性心脏病,最常见的是长QT综合征;40岁以上人群,最常见的则是肥厚型心肌病。在这项研究中,225例因心脏性猝死心脏复苏病例中,51%有遗传性心脏病。其中,长QT综合征最为多见,其次是肥厚型心肌病和Brugada综合征,分别占42%、24%和14%。杨进刚阜外2023-09-05 12:12:17
0000美国三大学会发布声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诊疗十大要点和研究方向
近日,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学协会/美国老年病学协会在《Circulation》在线推出科学声明指出:临床医生对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诊疗存在知识上的差距。以下是关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诊疗的十大必知要点。1、美国一半心血管病患者≥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