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速快的人(实际上更年轻,英国基因遗传研究)
研究者指出,之前的研究已经证明,步速是健康状况的一个强预测因子。而这项研究使用了人类基因图谱,以白细胞端粒长度为指标,进一步证实了明确了步速快可导致更年轻的生物学年龄,这部分解释了快走有益于健康的原因。鉴于测量简单,步速可作为是一个实用的监测目标。
研究人员分析来自英国40.6万名中年人的遗传数据,发现与步速慢者相比,步速快的人白细胞端粒长度显著较长,且与总活动量无关。
白细胞端粒长度被认为是一种生物学年龄指标。近日,英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行了一项纳入40多万英国成年人的新的遗传数据研究显示,步速快的人会较生物学年龄年轻16岁。
双向孟德尔随机分析表明,步速与白细胞端粒长度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现代科学研究将染色体末端的端粒称作“生命的时钟”,伴随着人的生长发育、年龄的不断增加,端粒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年龄越大,端粒就会越短。
来源:Dempsey PC, et al. Investigation of a UK biobank cohort reveals causal associations of self-reported walking pace with telomere length. Commun Biol. 2022, 5(1): 381.
研究人员曾发现,每天只需10分钟的快步走就可以延长寿命,与步速慢者相比,步速快者的预期寿命增加长达20年。
0000
相关推荐
通过手表发现房颤合理吗?欧洲心脏杂志文章称:无症状房颤筛查成本获益不明确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预计在未来30年内发病率将翻一番。心房颤动与卒中风险增加5倍相关,但抗凝治疗可将此风险降低约65%。房颤筛选是提高房颤检出率,通过早期抗凝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病率的方法。去年在ACC年会上公布的“苹果心脏研究”(AppleHeartStudy)发现,苹果手表能捕捉到房颤。但目前指南不建议房颤筛查,理由是系统筛查的成本-获益不确定性。老年人或应每季度筛查一次房颤!王继光等随机对照研究
房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很多人没有症状,因此经常未被诊断,但这种无症状的房颤患者中风和死亡风险也高于一般人群,因此在症状出现前筛查房颤是有意义的。但对于房颤高风险人群,目前的指南也仅建议机会性筛查,并没有建议广泛系统筛查。有研究发现,采用手持式单导联心电图仪器记录多次心电图,有助于提高房颤检出率,但最佳的监测频率尚不明确。杨进刚阜外2023-09-18 10:32:30
0000二成手术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近期,美国心脏协会发表科学声明,指出非心脏术后心肌损伤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诊断。有研究发现,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cTn)经常升高,然而因为胸痛和呼吸急促少见,肌钙蛋白升高常被忽略。但即使无症状,肌钙蛋白升高也与死亡和主要血管并发症有关。2014年,有学者提出了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是一种疾病。怎么吃饭,能不能同房,是否可旅游…,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心衰自我管理指南
近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衰协会发布心衰自我管理指南,这是一份非常“贴心”的文件,旨在为医护人员就心衰患者自我管理出了实用的建议。文件指出,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在长期管理中非常重要,与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以及较低死亡率和再入院率相关。而医护人员在其中的沟通和指导非常重要。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仅不稳定病变可从早期介入治疗中获益!Circulation子刊研究
关于心脏骤停后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益处尚有争议,特别是在没有ST段抬高的情况下。病变特点会不会影响PCI的益处?近期Circulation子刊发表的一项法国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该研究根据现行指南中的标准,不稳定病变是至少存在以下两种形态特征急性斑块破裂:管腔内充盈缺陷伴有血栓、斑块溃疡、斑块不规则、夹层或TIMI血流<3级。杨进刚阜外2023-09-09 13:52:0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