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或应每季度筛查一次房颤(王继光等随机对照研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有研究发现,采用手持式单导联心电图仪器记录多次心电图,有助于提高房颤检出率,但最佳的监测频率尚不明确。
中位随访2.1年期间,在每年、每季度、每季度 第一个月每周筛查一次的老年人中,平均有1.6次、3.5次、5.2次心电图记录。
每年(蓝线)和每季度(红线)筛查一次时的累积房颤检出率
来源:Quarterly versus annual ECG screening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older Chinese individuals (AF-CATCH):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Healthy Longev, July 23, 2021
上海瑞金医院王继光等发表在发表在柳叶刀健康长寿子刊上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AF-CATCH研究)结果表明,在房颤风险较高的≥65岁人群中,采用30秒单导联心电图监测仪来筛查房颤时,与每年筛查一次相比,每个季度筛查一次可提高房颤检出率。

研究者指出,房颤高风险人群,包括≥65岁人群,可能应该考虑每个季度筛查一次房颤。
与每年筛查一次相比,每季度筛查一次策略总体上可将房颤检出率提高71%,单纯每季度筛查一次的人中房颤检出率提高了83%,但每季度 第一个月每周筛查一次的人中房颤检出率并没有提高。
该研究从上海5个社区纳入8240名年龄≥65岁的老年人,随机以1:1的比例按每年或每季度通过30秒单导联心电图监测仪筛查一次房颤。在每季度筛查一次房颤的人中,1/4在第一个月每周筛查一次。
结果显示,共筛查出73例房颤,其中每年、每季度筛查一次的人中分别发现26例和47例。
与单纯每季度筛查一次相比,每季度 第一个月每周筛查一次在房颤检出率上没有明显差别。
但对于房颤高风险人群,目前的指南也仅建议机会性筛查,并没有建议广泛系统筛查。
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个月每周筛查一次并没有额外的价值。
房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很多人没有症状,因此经常未被诊断,但这种无症状的房颤患者中风和死亡风险也高于一般人群,因此在症状出现前筛查房颤是有意义的。
国家级公益项目“国家心肺预防与康复中心协作网”启动
8月4日,中国心脏大会(CHC)2018期间,“国家心肺预防与康复中心协作网”启动暨发布会召开。据悉,“国家心肺预防与康复中心协作网”,是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牵头推广的国家级公益项目。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29:54
0001远端缺血预处理可防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宜昌学者Meta分析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杨俊、郑涛等进行的Meta分析表明,远端缺血预处理能显著降低高危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保护肾功能,降低近期死亡率。这项Meta分析共纳入12项RCT共包括1386例患者。研究显示,接受远端缺血预处理患者降低53%术后对比剂肾病风险,而且术后48h时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未接受者。辛苦几十年,一次严重低血糖全玩完!2020新共识放宽老年血糖控制目标
近期,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公布,共识建议将一般成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调整为<7.0%,放弃了糖化血红蛋白≤6.5%的控制目标。共识指出,老年患者接受强化降糖治疗使低血糖的风险明显增加,而低血糖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危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辛苦控制糖尿病几十年,一次严重低血糖就全玩完。国人应该具备的十大心血管健康素养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以下简称《健康素养66条》(2015年版)),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基本技能。那么对于心血管病的预防,我们应该了解哪些问题呢?1、知晓正常血压和心率心率快,糖尿病风险高!51万国人研究
一项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51万余人的分析提示,静息心率快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加。研究者发现,静息心率是糖尿病尤其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且孟德尔随机研究和观察性研究得出的结果相似。分析显示,静息心率每增快10次/分,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26%,总的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