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蔬菜(才能防心血管病,英国40万人研究)
该研究共纳入近40万名既往无心血管病的成年人,其平均年龄为56岁,55%为女士;生鲜蔬菜和煮熟蔬菜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2.3汤匙(34.5 g)和2.8汤匙(42 g)。
该研究显示,12.1年随访期间,蔬菜总摄入量和生鲜蔬菜摄入量越多,心血管病和心血管死亡风险越低,而煮熟蔬菜摄入量与心血管病和心血管死亡风险之间无关联。
但是,作者也强调,大量的文献表明,多吃蔬菜可能会降低一些其他常见疾病,包括癌症。
[1] Raw and Cooked Vegetabl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tudy of 400,000 Adults in UK Biobank. Front Nutr, 21 February 202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之前,PURE研究也发现,生吃蔬菜摄入量与总死亡率的降低密切相关,而熟蔬菜摄入量显示出对死亡率的益处有限。
而多吃蔬菜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病,目前膳食指南均一致建议多吃蔬菜,并强调这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分。然而,很少有研究区分煮熟的蔬菜和生鲜蔬菜对健康结局的影响。
来源:
[2] Fruit, vegetable, and legume intak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s in 18 countrie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2017 Nov 4;390(10107):2037-2049.
敏感性分析显示,校正蔬菜总摄入量后,生鲜蔬菜摄入量占总蔬菜摄入量的比例较高时,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风险也明显降低。
(3)煮蔬菜时所用的调味品和油会增加钠和脂肪的摄入量。
此外,蔬菜总摄入量(≥15 g/d时)和生鲜蔬菜摄入量越多,全因死亡风险也越低。
既往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饮食不健康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包括蔬菜摄入不足。据估计,全球每年因蔬菜摄入不足而过早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达150万左右。
在该研究中,与蔬菜总摄入量最少(0~15 g/d)者相比,蔬菜总摄入量最多(>115 g/d)者出现心血管病和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分别降低10%和17%。
因此,平衡膳食、保持健康体重仍然是维持身体健康和降低一些主要疾病风险的重要策略,建议每天至少吃5份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
但研究也发现,在校正社会经济状态(包括教育程度和家庭贫困程度)和生活方式因素(包括身体活动、吸烟、饮酒、补充矿物质或维生素、水果摄入量、鱼摄入量、红肉摄入量、加工肉摄入量)后,生鲜蔬菜摄入量对于心血管病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明显降低,似然比(LR)检验量分别降低了82%和87%。
研究者认为,煮熟蔬菜与心血管结局无关,可能的机制包括:(1)通常用来煮熟蔬菜(如菜豆、豌豆、茄子等)与经常用来生吃的蔬菜(如生菜)是不同的;
(2)烹饪过程会改变食物的可消化性和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例如,维生素C可能在烹饪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流失;
与生鲜蔬菜摄入量最少者相比,生鲜蔬菜摄入量最多(>60 g/d)者出现心血管病和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分别降低11%和15%。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校正体重指数和基线健康状况,LR检验量仅略微降低。
但应注意,该研究的结论固然倾向于生吃蔬菜更好,但也需要有很好的环境卫生和厨房卫生条件,以及有较好的胃肠功能和身体抵抗力。
作者认为,生吃蔬菜对于心血管病的预测价值明显降低,说明还残余有其他混淆因素,需要重新评估蔬菜摄入不足对心血管病负担的影响。
12.1年随访期间,18052人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4406人因心血管病死亡。
2月21日,由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学者和英国学者联合发表的一项覆盖英国生物数据库近40万人的研究提示,多吃生鲜蔬菜,可能才能降低心血管风险。
年轻女性心梗,与糖尿病、吸烟和抑郁关系最密切!耶鲁大学研究
心脏病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安贞医院一项研究显示,青年初发心梗以男性多见。在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年轻心梗患者的吸烟比例高达72.7%,高居第一,其次为高血压和肥胖。而近日,耶鲁大学一项新研究提出,≤55岁年轻人群发生急性心梗,85%源自7个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抑郁症、高血压、当前吸烟、早发心梗家族史、家庭收入低、高胆固醇血症。研究还发现,急性心梗的危险因素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盛学者称,血小板体积还能预测急性心梗介入后死亡风险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学者发现,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入院时平均血小板体积增高提示全因死亡和心原性死亡风险增加。研究者认为,入院时平均血小板体积可以作为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分析显示,预测这类患者全因死亡的平均血小板体积最佳界值为9.466fl。不“婚”有害:单身可增加2倍女性中风风险
结不结婚,和谁结婚,不仅是个社会问题,更关乎健康。阜外医院陈纪春、陈沛等对8千余人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各种单身,包括到适婚年龄的未婚、离异、分居冷战以及不幸丧偶,均会增加女性脑卒中罹患风险,而非男性。研究显示,与已婚女性相比,各种单身会增加女性2.15倍脑卒中罹患风险,而在校正常见心脑血管风险因素以及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后,风险依旧。而男性则不然,婚姻状况与其脑卒中患病风险无关。宅男宅女注意:每周至少应花2小时亲近大自然才能促进身心健康
我们都知道,多去户外对身体有益。但在大自然中待多久才能产生有益影响?近日,《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提示,每周至少花2小时亲近大自然,是促进身心健康的关键阈值。这项覆盖近2万名英国人的研究显示,与从不亲近大自然的人相比,每周至少花2小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人身心健康的可能性更高,但每周去公园、森林、海滩等自然环境中玩耍时间不足2小时的人并没有获益。ARB、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可防痴呆!?SPRINT研究新分析
对于痴呆,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来逆转或治愈。既往研究发现,积极控制好血压可降低痴呆风险。然而,降压药物对痴呆的预防作用是否独立于其降压效果呢?各类降压药物对痴呆的预防作用是否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