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归根,我国近八成心血管死亡发生在家中!Lancet子刊周脉耕、霍勇等研究
近期,基于2008~2020年中国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系统(NMSS)数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团队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团队在Lancet子刊发表研究称,我国77%的心血管死亡发生在家中,18%死于医院,1.69%死于养老院。
研究者分析,这可能与我国“落叶归根”的文化背景有关。老年人希望在故乡度过,并选择在家中去世。
研究发现,上海(59%)和北京(50%)地区的医院死亡比例最高,而福建(93%)和海南(91%)居家死亡比例最高。
另一方面,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卒中患者相比,急性心肌梗死和出血性卒中患者在医院中死亡的比例较低。
有研究提出,发达国家过去100年间死亡地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初,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和医疗技术不发达,家庭死亡占所有死亡的90%以上。
此后,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医疗服务可及性,死于医院的比例逐步上升并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80%左右。
近几十年来,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为了发展临终关怀和家庭康复,居家临床照料倾斜、姑息治疗等生命晚期照料模式已成熟,在家死亡比例再次上升。
根据这一假设,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处于第二阶段,或者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开始或过渡阶段。
研究者推测,我国正处于第一阶段或者在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的过渡期。
研究者指出,虽然在第一阶段,较高比例的家中死亡被认为是医疗资源不足的结果,但影响中国死亡地点分布的因素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
首先,中国的老龄化速度比其他大多数西方国家快得多,老年人是慢性病负担增加的主要人群,因此他们对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增加了。
其次,尽管在国家层面上,医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接受医疗服务在很大程度独生取决于个人的认知及居住地。
因此,中国家中死亡的高比例应该与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医疗体系能力不匹配有关,而不仅仅是缺乏医疗资源和医疗技术。
心梗后心脏破裂知多少?阜外医院和上海仁济医院比较
心梗后心脏破裂虽少见但凶险,发生率究竟有多少?上海胸科医院江立生等研究发现,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连续就诊的4190例STEMI患者中,有75例(1.8%)发生了心脏破裂。其中42例游离壁破裂,33例室间隔穿孔。心脏破裂发生平均时间为症状发生后(4.41±3.48)天,波动范围在4h~17d。伴肌钙蛋白高的舒张性心衰,该使用诺欣妥!JACC子刊研究
JACC子刊上的一项PARAGON-HF的最新分析表明,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即舒张性心衰患者,若高敏肌钙蛋白T(hs-TnT)水平较高,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入院风险会增加。研究显示,在考虑了人口学特征、合并症、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进行分析显示,随机分组时的肌钙蛋白水平是患者发生复合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4:01:56
0000美国研究:乳酪或可保护血管免受高盐的损害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奶酪中天然存在的抗氧化剂可能有助于保护血管免受饮食中高盐的损害。在这项随机交叉设计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当成年人食用高盐饮食时,他们会出现血管功能障碍。但是,当在同样的高盐饮食的同时每天吃四份奶酪时,他们没有出现这种血管功能障碍。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每天钠的摄入量不超过2.3克(相当于约6克食盐)。高血压和糖尿病又成“难兄难弟“:增加肝癌风险
在近期召开的美国胃肠病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与“难兄难弟”糖尿病一样,高血压也是肝细胞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意味着,即便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没有肝硬化或者肝硬化的常见病因,患肝癌的风险也高于普通人。该研究显示,与对照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的肝癌风险分别增加35%和23%,丙肝患者患肝癌的风险增加1.1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肝癌风险增加2.4倍。ACC2018:这种痛风药物被证实增加死亡风险,研究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在本届ACC科学年会上,WilliamB.White教授发布的CARES研究提示,伴有痛风的心血管病患者长期应用一种降尿酸的药物非布司他,则死亡风险增加。该研究结果同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点击看全文)。该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2.5年,有一些患者长达6.5年。研究数据显示,虽然非布司他降尿酸的作用优于别嘌呤醇,但是两组患者痛风发作无显著差异。杨进刚阜外2023-08-15 09:12: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