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归根(我国近八成心血管死亡发生在家中,Lancet子刊周脉耕,霍勇等研究)
近期,基于2008~2020年中国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系统(NMSS)数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团队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团队在Lancet子刊发表研究称,我国77%的心血管死亡发生在家中,18%死于医院,1.69%死于养老院。
研究者推测,我国正处于第一阶段或者在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的过渡期。
此后,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医疗服务可及性,死于医院的比例逐步上升并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80%左右。
研究发现,上海(59%)和北京(50%)地区的医院死亡比例最高,而福建(93%)和海南(91%)居家死亡比例最高。
近几十年来,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为了发展临终关怀和家庭康复,居家临床照料倾斜、姑息治疗等生命晚期照料模式已成熟,在家死亡比例再次上升。
有研究提出,发达国家过去100年间死亡地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初,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和医疗技术不发达,家庭死亡占所有死亡的90%以上。
首先,中国的老龄化速度比其他大多数西方国家快得多,老年人是慢性病负担增加的主要人群,因此他们对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增加了。
研究者分析,这可能与我国“落叶归根”的文化背景有关。老年人希望在故乡度过,并选择在家中去世。
根据这一假设,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处于第二阶段,或者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开始或过渡阶段。
其次,尽管在国家层面上,医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接受医疗服务在很大程度独生取决于个人的认知及居住地。
因此,中国家中死亡的高比例应该与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医疗体系能力不匹配有关,而不仅仅是缺乏医疗资源和医疗技术。
另一方面,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卒中患者相比,急性心肌梗死和出血性卒中患者在医院中死亡的比例较低。
研究者指出,虽然在第一阶段,较高比例的家中死亡被认为是医疗资源不足的结果,但影响中国死亡地点分布的因素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
Circulation刊发文章提出心血管病精准治疗概念框架:针对脂蛋白、炎症、代谢、血小板和凝血靶标,多种新药决择有依据
近期,Circulation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提出了心血管病精准治疗概念框架。作者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发生12个月后,还可以考虑延长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时间,或联合使用低剂量利伐沙班和阿司匹林。这些多针对不同病理生理学靶点的新药,已经在大型且良好实施的临床试验得到证明。杨进刚阜外2023-08-17 11:20:590000房颤合并多种疾病,死亡风险高!阜外医院杨艳敏等研究
阜外医院杨艳敏等研究发现,多发病和多药治疗在房颤患者中很常见,房颤患者多合并多种疾病和多种用药,而≥2种共病严重影响了患者预后。研究中,合并多种疾病和应用多药治疗的比例分别有67%和28.3%。研究发现,在评价随访1年期间,与≤1个共病的患者相比,≥2种共病患者的1年全因死亡增加1倍、心血管死亡增加1.5倍,大出血风险增加3倍。协和医院研究:三分之一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术中发生低血压
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常常会让徘徊在手术室外的家人很担心。而近期北京协和医院LiXu等进行一项研究也发现,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接受非心脏手术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并不少见。在这项纳入千余患者的研究中,有9.1%的患者在术中或术后发生了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而且,81%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在术后3天内,其中35%发生在术后24小时之内。安贞医院学者发现马凡综合征新基因变异
马凡综合征由法国医师AntonieMarfan于1896年首次报道,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无种族特异性,可累及心血管、眼部及骨骼等多个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蜘蛛指/趾、脊柱侧弯、主动脉病变、瓣膜病变、晶状体脱位等。人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是目前已经明确的马凡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包含66个外显子,位于染色体15q21.1区,编码原纤维蛋白-1。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4:20:260000韩国26万余人研究:房颤可增52%痴呆风险,抗凝可预防
既往多项国内外研究表明,房颤与痴呆风险增加有关。我国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学者发现,高达40%的房颤患者存在血管性痴呆。6月18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来自韩国的大规模队列研究再次证实,对于老年人来说,不论是否合并中风,房颤均与痴呆风险增加有关。好消息是,应用口服抗凝药物可降低这类人群的痴呆风险。这同样也印证了既往的一些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