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降脂(未增加脑出血风险,Stroke杂志研究)
研究者表示,低LDL-C水平不会显著增加颅内出血风险。卒中患者的LDL-C可以降低到70 mg/dl以下,不必担心出血。
这项研究纳入的是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变的患者,纳入的小血管疾病患者很少。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者也提出他汀的使用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小血管疾病患者中。SPARCL的进一步分析中,颅内出血的风险与基线检查时的颅内小血管疾病、腔隙性梗死或既往颅内出血有关,他汀可能会增加小血管疾病患者发生脑出血的风险。
此外,在发生颅内出血的患者中,LDL-C平均较基线下降28.8 mg/dl,而无颅内出血的患者的LDL-C平均下降50.9 mg/dl。
研究表明,未控制的高血压(HR=2.51)和服用抗凝药物(HR=2.36)是颅内出血的预测因子。低LDL-C不是颅内出血的预测因素。
中位随访3年内,31例患者发生了颅内出血。LDL-C低于70 mg/dl的患者中发生18例颅内出血(发生率3.21/1000人年),LDL-C低于100 mg/dl的患者中发生13例颅内出血(发生率2.32/1000人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项研究则纳入2860例3个月内发生缺血性卒中或在过去15天内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有脑血管或冠脉硬化的患者,降低LDL-C目标为低于70 mg/dl或100 mg/dl。
来源:Amarenco P, et al. Treat Stroke to Target Investigators.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the TST Trial. Stroke. 2021 Dec 29.
一项研究表明,在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卒中患者中,与100 mg/dl的目标相比,LDL-C低于70 mg/dl不会显著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此外,未控制的高血压和抗凝治疗是颅内出血主要原因,不是LDL-C。
LDL-C水平过低的颅内出血风险一直备受关注,这主要来自于较旧的观察性研究。
如他汀类药物在卒中二级预防中的试验表明,与安慰剂相比,颅内出血的相对增加1.7倍。SPARCL研究也显示阿托伐他汀用于卒中患者,脑出血的发生率略有增加。在SPARCL数据的多变量分析中,阿托伐他汀的使用与颅内出血独立相关。
心衰患者血钾4.2最佳!瑞典1.3万心衰患者研究
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很常见,并且与不良预后相关。根据发表在欧洲心衰杂志的一项瑞典研究,心衰患者的血钾水平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呈U形曲线,最佳的血钾水平为4.2mmol/L,死亡风险最低。图按基线钾水平评估死亡率风险研究纳入瑞典心力衰竭注册登记中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的13015例心衰(射血分数降低<40%)患者。杨进刚阜外2023-09-02 15:30:48
0000用醛固酮/肾素比值筛查原醛,或无需停用RAAS抑制剂!阜外娄莹等研究
阜外医院娄莹和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孔剑琼等发现,在高血压患者中,采用非标化状态下的醛固酮/肾素比值(ARR)来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有一定的价值。非标化状态是指:在测定ARR前不停用明显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降压药物。日行万步最有益于健康?美国研究称至少8500步
我们都知道,步行有益于健康。然而,到底每天走多少步比较合适?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最好每天主动步行(快步走,每小时5400米~6000米)6000步。杨进刚阜外2023-08-10 09:50:11
0000我国阿司匹林应用三大问题:证据缺乏、该用的没用、不该用的在用
近期,《中国内科杂志》刊登了安贞医院赵冬和王薇等对全国22个省市46家医院的门诊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使用现状,同期刊登了孙艺红和胡大一的述评。王薇等研究发现,我国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普遍不规范: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人群中,高危者仅三分之一使用阿司匹林,而中低危者有五分之一在使用。在心血管病高危的高血压患者中,年龄较轻和男性的阿司匹林应用率更低。【心梗救治日】15种情况可触发心梗
11月20日是“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1120”有两个含义:一是“有胸痛,要拨打120”;二是“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因为,急性心梗抢救黄金时间为120分钟,及从发病到开通梗死血管如在120分钟内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怀疑发生心梗时要务必记住5件事:1.不可麻痹大意,认为“忍一忍”就可以挨过去;2.保持镇静勿慌乱,不要随便服用“止痛”药物;杨进刚阜外2023-08-25 16:14:2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