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叶瓣TAVR长期疗效满意(王建安等3年随访研究)
来源:
与三叶瓣患者相比,二叶瓣患者相对年轻(75岁 vs 77岁),胸外科医师(STS)评分较低(5.09分 vs 6.00分),两类患者的3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别(87.1% vs 79.5%)。
近期发布的《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21 版)》已经指出,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为TAVR相对适应证。
[1]Three-year outcomes of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for bicuspid versus tricuspid aortic stenosis. EuroIntervention. 2022 Jan 20;EIJ-D-21-00734.
1月2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等报告了单中心246例二叶瓣患者行TAVR后的3年随访结果。
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行TAVR的患者相对年轻,二叶式主动脉瓣(简称“二叶瓣”)占比较高,而二叶瓣的TAVR治疗很有挑战,且目前少有长期随访数据。
在该研究纳入的246例TAVR患者中,44.3%为二叶瓣患者,其中61.5%为0型二叶瓣,36.7%为1型二叶瓣。
该研究显示,接受TAVR治疗3年后,二叶瓣患者在预后、瓣膜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脏逆重构等方面,与三叶式主动脉瓣(简称“三叶瓣”)患者获得了同样满意的效果。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二叶瓣和三叶瓣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类似。
除二叶瓣患者中永久起搏器植入率较低外(11.9% vs 21.9%),两类患者中其他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相似。
二叶瓣和三叶瓣患者的瓣膜血流动力学改善都很明显,且持续3年都有改善。此外,两类患者中都有类似的左室逆重构效果。
0001
相关推荐
为何Lp(a)升高者风险更高?JACC研究揭秘
目前的证据表明,脂蛋白(a)[Lp(a)]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外围血管疾病及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Lp(a)是通过何种机制导致冠心病发生的,此前并不明确。杨进刚阜外2023-09-22 20:50:24
0000血脂异常,出现在心梗前20~35年!挪威42年随访研究
目前认为,血脂异常的动脉粥样硬化效应是终生累积的,可导致心梗发生。7月14日,来自挪威的一项随访长达42年的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平均水平相比,男士和女士在心梗发生前20~35年就开始出现血脂异常(不利血脂水平,定义为与人群平均值的偏差,与临床推荐水平无关)。作者指出,该研究结果强调了监测一生中各年龄段血脂水平的必要性。杨进刚阜外2023-10-04 14:24:30
0000规范抗凝不足六成,栓塞风险风险评估不足50%!中国房颤质控报告发布
我国35岁以上房颤患者超出487万例,但我国房颤医疗质量如何?近日发布在我刊的《2019年中国心房颤动医疗质量控制报告》显示,房颤诊疗质量较前有所改善,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份报告主要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和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开展及左心耳封堵适应证的把握等方面进行了评估。房颤非介入治疗质量:血栓栓塞风险评估不足50%,抗凝药处方不到60%,出血风险评估不到40%杨进刚阜外2023-09-05 12:21:29
0000心梗患者练瑜伽可帮助心脏康复!JACC发表印度多中心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09-03 10:00:08
0000美国研究称,更年期女性雌激素贴片增加心脏外的油
激素替代疗法是治疗更年期相关症状的常用疗法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研究生院学者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首次表明激素替代疗法会影响心脏脂肪的堆积,这是更年期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重要的是,他们发现激素的应用方式,无论是口服的药丸还是外敷,对于更年期女性的心脏脂肪沉积,以及这些脂肪堆积转化为动脉硬化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