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抗凝不足六成(栓塞风险风险评估不足50,中国房颤质控报告发布)
应用14项二级评价指标进行评估医疗质量可见,2018 年较 2017 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上升空间较大。
与2017年相比,2018年我国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接受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的比例明显增加(32.9% vs 47.3%)。
表1 2018 年房颤住院患者一级医疗质量评价指标达标率 [%( 例/例)]
各医院房颤消融手术量从 33 例至3 225 例不等,其中大部分医院(9/14)消融手术量小于 700 例/年,2 家医院手术量大于2 000例/年;左心耳封堵手术量分别为 0 例至 93例。50% 的医院左心耳封堵手术量小于30例/年,约 20% 的医院手术量大于50例/年。
导管消融并发症发生率为 2.6%,左心耳封堵并发症发生率为 4.6%,左心耳封堵适应证符合率为100%。
报告显示,2018年157家医院共上报房颤住院患者10946例,其中86家三级医院上报了8457例,71家二级医院上报了2489例。
总体而言,2018年一级指标达标比例较2017年有所改善,其中二级医院尤其显著。但三级医院两项指标,即在服用华法林患者出院处方包括制定INR监测计划的比例以及具有适应证者出院处方包括ACEI/ARB的比例,存在退步趋势,前者或与NOAC 应用比例增高而对应用华法林者重视度下降有关。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HAS-BLED 评分是目前各大指南推荐的出血风险评估工具,但应用比例偏低,1/2的三级医院开展 HAS-BLED评分的比例小于26.7%。
应用7个一级评价指标进行评估房颤住院患者医疗质量发现,2018年三级医院患者接受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的比例、具有适应证者出院处方中包括抗凝药的比例均高于二级医院(表1)。
近日发布在我刊的《2019 年中国心房颤动医疗质量控制报告》显示,房颤诊疗质量较前有所改善,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房颤非介入治疗质量:血栓栓塞风险评估不足50%,抗凝药处方不到60%,出血风险评估不到40%
我国35岁以上房颤患者超出487万例,但我国房颤医疗质量如何?
来源: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心房颤动专家工作组. 2019 年中国心房颤动医疗质量控制报告.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427-437.
报告指出,不论三级医院还是二级医院,对房颤患者进行规范的血栓栓塞风险评估比例均较低,不到50%;而对有抗凝适应证的房颤患者,抗凝处方较低,二级医院仅25.8%,这意味着大量患者暴露在血栓栓塞风险中,未来均需加大力度改善。
房颤介入治疗方面,2018年14家国家/区域中心医院2018年共行房颤相关介入手术12790例,其中房颤射频消融术10682例,房颤冷冻消融术 1 620 例,左心耳封堵术 488 例。
房颤介入治疗质量:导管消融并发症发生率2.6%,左心耳封堵适应证符合率100%
表2 2018 年房颤住院患者二级医疗质量评价指标达标率 [%(例/例)]
注:INR:国际标准化比值;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二级医院比*P<0.05
表3 全国14家国家/区域中心医院2018年房颤介入并发症概况 [%(例/例)]
这份报告主要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和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开展及左心耳封堵适应证的把握等方面进行了评估。
我国房颤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由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房颤专家工作组于2017年展开。本次房颤医疗质控数据来自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简称 CCC 项目 )以及部分医疗单位房颤介入治疗质量自报。
而且具有适应证的房颤患者出院处方有抗凝药的比例也增加明显,从2017年的53.9%增高至2018年的56.7%,抗凝治疗者接受抗凝指导的比例也相应从86.6%增加至88.6%。
坚持42天,每日早餐前吃10 g杏仁,能降13%~16%尿酸水平
生活条件好了,尿酸高的人也多了,而血尿酸升高,也不同程度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尤其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不过近期发表于NutrJ上的一项研究倒是带来一则好消息:每日早餐前吃10g杏仁,坚持42天,就能降低13%~16%的血尿酸水平。再多吃天,还有惊喜。而且,这项研究还显示,美国大杏仁就不错。射血分数保留心衰,这种方法可提高生活质量!AHA/ACC科学声明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是最常见的心衰类型之一。根据中国心衰医疗质量控制报告,在我国心衰患者中,有38%为射血分数保留心衰。一项对全国52家医院4582例急性心衰住院患者的分析发现,此类患者2年死亡率高达23.2%。但目前针对此类心衰的有效治疗手段较少。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5:01:170000AHA增进对心血管遗传学认知科学声明的七大要点: 对心血管遗传学的知识更新相对滞后
基因组学研究的诸多进展提升了我们对有遗传基础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后天获得性心脏病以及卒中等疾病的了解,这些进展包括:某些基因的缺失导致青少年发生心血管疾病或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某些基因能影响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或能对患者进行以基因为导向的治疗。声明指出,然而,临床工作者对于心血管遗传学知识的了解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血管病患者以及卒中患者的诊疗效果。河南省人民医院学者研究称,心脏手术围术期用沐舒坦可保护肺脏
临床上,大多数心脏外科手术需在体外循环下完成。而在体外循环循环过程中,管道表面与血液接触能够促进白细胞呈级联式活化,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等,容易导致机体重要脏器产生严重损伤,如导致肺功能不全,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外科研究人员报告,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氨溴索(沐舒坦)对微创心脏手术患者有肺保护作用,大剂量氨溴索的保护作用更显著,且能更快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