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糖尿病前期患者(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有益,德国研究)
近期,一项德国研究显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糖尿病前期高危患者改善血糖水平,从而延缓甚至预防2型糖尿病。
生活方式干预的持续时间为1年,目的是将脂肪摄入减少到总能量摄入的30%以下,将饱和脂肪摄入减少到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使BMI>25 kg/m2者体重减少5%,增加纤维摄入量。
而低风险者遵循常规生活方式干预,虽可使糖耐量恢复正常,但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分泌、肝脂肪含量和心脏代谢风险方面与未遵循生活方式干预者相比几乎没有任何差异。
2年的随访结果表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高风险者改善血糖和心脏代谢,并将肝脏脂肪含量降低到正常范围内,而常规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较差。
常规生活方式干预指的是每周进行3小时的运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指的是受试者在一年内共接受16次生活方式干预的专业指导,每周运动6小时。
该研究共纳入1105例糖尿病前期患者,根据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敏感性和肝脏脂肪含量被分为高风险或低风险。
来源:Fritsche A, et al. Different Effects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 in High- and Low-Risk Prediabetes: Results of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Prediabetes Lifestyle Intervention Study (PLIS). Diabetes. 2021, 70(12): 2785-2795.
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但对生活方式干预的反应因风险亚型而异。
早期,Nature医学子刊发表德国研究提出,糖尿病前期应分为6种病生理亚型,不同亚型人群的糖尿病和并发症发生风险存在明显差异。高危人群胰岛素分泌过少,胰岛素抵抗,有脂肪肝,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最高。
研究分析了低风险糖尿病前期患者是否受益于常规生活方式干预,以及高风险患者是否受益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高血压女士从事重体力工作增加冠心病风险
据发表在欧洲心脏病预防研究杂志的一项研究,高血压女性从事重体力工作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是血压正常的女性及轻体力工作女性的三倍。研究者指出,从事重体力工作者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是因为提重物或者抬重物会导致血压升高,这可能会使患高血压的人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该研究发现,患高血压的女性如果工作中体力活动强度大,则发生缺血性心脏病风险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或中度体力活动者(HR=2.87)。王增武:孕前肥胖和装修的孕妇生的孩子先心病风险高
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常常让父母揪心。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赵天明等进行的研究发现,新生儿中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两种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不低,分别为60.5‰和12.8‰,且男孩女孩相似。研究还显示,孕前肥胖和装修是引起房间隔缺损的危险因素,孕早期服药是室间隔缺损的危险因素。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
近日,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报告强调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建议应关注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危险因素形成的作用。报告倡导心血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在生命早期强调心血管健康,采取以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和吸烟等零级预防为主的策略,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成有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环境,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我国心血管病负担沉重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3:47:0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