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束支区域起搏(会改善三尖瓣反流,阜外樊晓寒等研究)
左束支区域起搏是近年来创新的生理性起搏方式,对三尖瓣功能有无影响?
研究分析的303例患者中,45.2%术前轻度及以上三尖瓣反流,102例为轻度,26例中度,9例重度。
其中房颤或是左束支区域起搏术后三尖瓣反流进展的影响因素。
近日,阜外医院樊晓寒、王倩等研究表明,左束支区域起搏可以改善部分患者术前三尖瓣反流,仅少数患者在左束支区域起搏后发生三尖瓣反流进展。
术后随访期间,85.8%的患者术后三尖瓣反流无进展,41.6三尖瓣反流改善,14.2%三尖瓣反流进展。
这项共对331例行左束支区域起搏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研究,303例完成6个月左右的随访。
其次,起搏导线植入位置不同,左束支区域起搏导线植入在右心室间隔距离三尖瓣环较近的位置穿过间隔起搏左束支,这个位置在植入过程中就可以损伤三尖瓣膈瓣,可能穿透三尖瓣膈瓣拧入间隔,从而影响三尖瓣功能。
第三,左束支区域起搏是生理性起搏,通过起搏传导束夺获心室,从而获得心室同步收缩,理论上可以改善心功能,逆转心室和心房重构。这项研究中,术前存在三尖瓣反流患者术后改善,且随访时出现左心房和右心室明显缩小,或就因此。
此外,57例术后三尖瓣反流改善患者,随访还出现了左心房前后径和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缩小的趋势。
术后 14 例患者进展为有临床意义三尖瓣反流,29 例术后出现新发三尖瓣反流。
作者分析,左束支区域起搏从以下三个方面影响三尖瓣反流:
其中三尖瓣反流进展定义为随访超声心动图评估的三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进展至少一个等级;三尖瓣反流改善定义为随访超声心动图评估的三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改善至少一个等级,中度或重度三尖瓣反流判断为有临床意义三尖瓣反流。
一是左束支区域起搏应用的导线类型与既往导线不同,3830导线较既往心室起搏导线更细更软,这可能使得当前比既往研究三尖瓣反流进展比例较低。
胸腔镜心外膜消融治疗房颤,窦房结动脉损伤发生率低,且不会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阜外医院郑哲团队研究
Cox-maze手术是治疗心房颤动的一种经典手术方法,长期疗效良好。然而,术后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发生率高达4~13%。既往研究怀疑,术中窦房结动脉损伤会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增加术后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风险。而胸腔镜下心外膜消融治疗房颤,也可能会损伤在心外膜下走行的窦房结动脉,这为探索窦房结动脉血流异常是否影响窦房结功能提供了条件。阜外研究:高血压患者如果心率快,卒中风险高
阜外医院樊晓寒、李晓飞等研究提示,社区高血压人群的静息心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人群。而且快静息心率增加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风险。本研究中,高血压人群的静息心率为(73.5±11.6)次/min,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70.6±9.6)次/min。而且,高血压人群合并快静息心率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高血压者(14.5%vs6.4%)。RAAS抑制剂,可防脑动脉瘤破裂!Hypertension中国20家医院研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发病机制有关,但RAAS抑制剂是否能降低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呢?6月3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和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者在Hypertension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在合并颅内动脉瘤的高血压患者中,使用RAAS抑制剂有助于降低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警惕体重不明原因减轻!日本研究
当下,很多人在“瘦就是美”的观念冲击下,即便体重在正常范围,也依然在减肥,有些人甚至减到了体重不足的地步。然而,这种做法是要付出健康代价的。一项来自日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提示,30~79岁的成年人,如果在20岁以后体重明显减轻(超过5kg),尤其是从体重正常降至体重不足,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增加,而体重增加不升高心血管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