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RA和SGLT2i地位提升,美国2022糖尿病诊疗标准)
一线治疗取决于合并症和其他因素
关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筛查,新版诊疗标准中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将全人群开始筛查的年龄从45岁提早至35岁。
肥胖和体重管理
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降糖治疗策略
12月20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了2022年糖尿病诊疗标准。
今年8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已经将超重或肥胖人群的糖尿病筛查年龄门槛从40岁降到了35岁,但不包括所有人。
新版诊疗标准强调,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取决于合并症情况、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因素以及治疗需求,一般包括二甲双胍和全面的生活方式调节。
新版诊断标准强调,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膳食补充剂可有效减肥。
新版指南指出,对于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或具有心血管病、心衰、慢性肾病高危因素者,不考虑基线HbA1c、血糖控制目标、以及是否应用了二甲双胍,均推荐应用经临床研究证实获益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
糖尿病筛查年龄提早至35岁
所有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应个体化。
即所有人从35岁起,不论是否有肥胖等糖尿病危险因素,均应开始筛查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
对于孕妇,建议在怀孕早期(<15周)筛查孕前已有但未被诊断的糖尿病;有危险因素的女士在计划怀孕时就要考虑筛查未被诊断的糖尿病,如果没有的话,要在第一次产前检查时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在怀孕24~28周时进行筛查。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对于心血管高危的糖尿病患者,与患者充分讨论权衡获益和出血风险后,可考虑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
在经FDA批准的减肥药物中,新版诊疗标准增添了司美格鲁肽。
对于10年心血管病风险≥20%的患者,建议在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依折麦布。
在为超重或肥胖而定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降糖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体重的影响,尽可能减少使用可导致体重增加的药物。
对某些BMI≥27 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锻炼和行为干预的基础上加减肥药作为辅助是有效的。减肥药潜在的益处须超过其潜在风险。
对于40~75岁、不合并ASCVD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
证据表明,防治肥胖对于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非常重要。
合并ASCVD的患者如经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后,LDL-C仍≥1.8 mmol/L,建议联用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
来源: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2. Diabetes Care, 2022, 45(Supplement_1): S8–S255.
心血管高风险患者,即已有ASCVD或10年心血管风险 ≥15%,血压控制目标<130/80 mmHg可能是合适的。10年心血管风险<15%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 mmHg。
新版诊疗指南建议,当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单次就诊时血压≥180/110 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有ASCVD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建议应用小剂量(75~162 mg/d)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二级预防,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应该用氯吡格雷(75 mg/d)。
另外,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GLP-1 RA优于胰岛素;如已用胰岛素,建议联用GLP-1 RA,以获得更大的疗效和持久性。
心血管疾病和风险管理

ARIC研究:隐匿性心梗患者应警惕心衰
据社区人群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队列研究最新结果,心电图意外发现隐匿性心肌梗死不可掉以轻心,因其发生心衰风险高[1]。隐匿性心肌梗死定义为有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证据,无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以前在ARIC研究曾发现隐匿性心肌梗死与全因死亡率的增加有关[2],目前的研究又发现其也与心衰有关,这提示隐匿性心肌梗死与有症状的心肌梗死一样严重。杨进刚阜外2023-08-13 16:41:11
0000水果和牛奶,有助降压!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新分析
一项基于1991~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遵循以水果和乳制品摄入量高的现代饮食模式,有助于降低血压,而遵循以肉为主的饮食模式,则会显著升高血压,增加高血压风险。JACC:防治血小板减少症的十大要点
肝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凝药物,除了出血,临床医生最担心的就是部分患者会出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了。近期JACC上一篇综述就对HIT进行详尽阐述,美国GeoffreyD.Barnes教授就此进行了总结。1.HIT是一种由普通肝素以及低分子肝素引起的免疫介导的药物不良反应,危险且具有潜在致命性。HIT与更为严重的血栓形成有关。阜外医院经验:换瓣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须警惕右心功能不全
虽然最新心脏瓣膜外科指南将左心瓣膜病变合并三尖瓣严重关闭不全的患者同期行三尖瓣外科治疗列为I级推荐,但对于左心瓣膜替换术后出现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再次手术指证,仍缺乏明确的建议。阜外医院佟明汇、许建屏等研究显示,这类患者在出现右心室功能不全之前积极地进行再次外科手术治疗三尖瓣病变,获益显著。阜外医院程显声:捍卫听诊器
我国肺血管和右心疾病诊治领域的知名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程显声教授指出,由于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听诊器逐渐被冷落,听诊技术逐渐被荒废。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大声呼吁要“捍卫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