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无症状(就没危害,甘肃学者研究)
此外,无症状的房颤患者全因死亡率(9.6% vs. 8.8%)和脑血管事件发生率(3.5%vs. 1.8%)也较高,但与有症状的房颤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合国内其他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这些研究提示,对于高龄、男性患者,要额外关注有无被医生识别的无症状性房颤,行 12导线心电图和 24 h 动态心电图十分必要。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平均随访1年左右,无症状的房颤患者中,心血管死亡率为7.9%,而有症状的房颤患者中仅2.9%,二者有显著差异。
研究者指出,无症状的房颤发生率不低,应提高筛查意识。
此外,鉴于无症状的性房颤预后不良,临床医师对于临床无症状的房颤,更应该加强心血管基础疾病的强化治疗,或者推荐有适应证的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或许有助于降低该类人群的心血管死亡风险 。
临床上,很多房颤患者没有症状,这些患者预后到底如何呢?
甘肃金塔县人民医院胡耀武等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无症状的房颤患者并不少见,约占28.6%,且其心血管死亡风险高于有症状的房颤患者。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5~2019年确诊的426例房颤患者,根据欧洲心律学会房颤症状评分,122人房颤无症状。
进一步分析显示,年龄、男性、入院心率均与无症状的房颤独立相关。
来源:胡耀武,田志文,车鸿平,等. 无症状性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3): 278-282.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1.03.009.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分析显示,与有症状的房颤患者相比,无症状的房颤患者平均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更高,CHA2DS2-VASc 评分更高,左心房前后径更大,入院心率更慢,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更低。
【新时代、新起点】第二届北京国际心血管病学大会暨京津冀一体化年会成功召开
2018年1月12-14日,由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北京国际心血管病大会(BICC)暨京津冀一体化年会(JJJI)。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大会主席杨跃进教授表示,本届大会遵循“面向京津冀、面向未来、面向基层、面向临床、面向青年”的原则,秉承“传承求创新,规范求实效,质量求安全,合作求引领,交流国际化”的宗旨,目的是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地区心血管病学的发展。杨进刚阜外2023-08-14 08:40:36
0000内科学年鉴文章称,SPRINT研究中强化降压所致肾损伤是误诊
根据10月23日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在线版上的一项研究,在接受强化血压控制的患者中,肌酐水平升高可能是肾脏血流量降低的伪影,而不是真正的肾脏损害。研究者分析了SPRINT研究中发生CKD的162例患者,其中包括128例接受强化降压的患者,34例接受标准降压治疗的患者,并与162例在试验期间没有出现肾脏问题的患者作为对照。应对肥胖和糖尿病,要吃“活”的东西!Nature子刊综述称,精制淀粉和糖要为全球肥胖和糖尿病负责!
近期,Nature子刊一篇文章指出,要解决目前肥胖和2型糖尿病流行,要从食物入手,应当吃具有生物活性的食物,例如水果、坚果、种子、非淀粉类蔬菜、豆类、植物油、全谷物、酸奶和鱼,而少吃加工食物。大量新的研究证明,要解决肥胖和糖尿病的问题,要关注食物的类型和饮食质量,而非营养素。文章指出,水果、非淀粉类蔬菜、坚果、豆类、酸奶、鱼和全谷类食品可减轻体重。杨进刚阜外2023-09-03 08:05:33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