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肥胖和糖尿病,要吃“活”的东西!Nature子刊综述称,精制淀粉和糖要为全球肥胖和糖尿病负责!
近期,Nature子刊一篇文章指出,要解决目前肥胖和2型糖尿病流行,要从食物入手,应当吃具有生物活性的食物,例如水果、坚果、种子、非淀粉类蔬菜、豆类、植物油、全谷物、酸奶和鱼,而少吃加工食物。
大量新的研究证明,要解决肥胖和糖尿病的问题,要关注食物的类型和饮食质量,而非营养素。
文章指出,水果、非淀粉类蔬菜、坚果、豆类、酸奶、鱼和全谷类食品可减轻体重。
相反,多吃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含糖饮料、土豆、加工肉类和未加工红肉等可导致体重增加。
比如,同样的热量,吃不加工食品可减轻0.9公斤体重,而深加工食品增加了0.9公斤的体重。
食物质量也影响能量消耗。一项研究发现,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相比,进食20周的中等程度碳水化合物的总能量消耗增加了每天100千卡/天,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增加了200千卡/天。这一现象在胰岛素分泌最明显的人群中最明显。
现有证据表明,最有益处的膳食模式为:
多吃具有生物活性的食物,要做到少加工,例如水果、坚果、种子、非淀粉类蔬菜、豆类、植物油、全谷物、酸奶和鱼;
适量吃未加工红肉、禽肉、鸡蛋和牛奶;
避免吃细粮、糖、加工肉,以及盐、添加糖或反式脂肪含量高的其他深加工食物。

精制淀粉和糖要为肥胖和糖尿病负责
加工食品中的精制淀粉和糖是肥胖和2型糖尿病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包括白面包、白米、饼干、蛋糕、炸薯条、苏打水、糖、松饼和甜点等,与肥胖和糖尿病有关。
碳水化合物和相关概念太复杂,包括总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纤维、不溶性纤维、抗性淀粉、净碳水化合物、全谷类、添加糖、升糖指数和糖负荷等等。
因此,因强调该多吃的食物(例如水果和豆类),和少吃的种类(如糖饮料、白面包、白米饭和含糖早餐麦片等)更有意义。
脂肪
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坚果、种子、鳄梨和橄榄油、豆类和葡萄籽中的油脂,可改善血糖控制,降低胰岛素抵抗和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红肉
多吃红肉和加工肉都与糖尿病和肥胖有关,加工肉类的风险大约是未加工肉的两倍。可能与使用防腐剂(如钠和亚硝酸盐)或高温烹饪有关。
咖啡和茶有助于维持体重,降低糖尿病风险。
文章指出,自1980年以来,全球肥胖成年人的数量已从1亿增加到6.71亿;2型糖尿病从1.08亿至4.22亿。
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美国。全球肥胖症增加的55%是由于农村而非城市地区增加。
已发现食品中已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微量植物营养,包括5,000多种具有广泛的分子和生理作用的类黄酮,共同影响了可可、茶、咖啡、水果、坚果、种子、蔬菜、豆类及其油类对健康的作用。
因此,不能仅根据热量来判断食物的长期致肥胖作用,还应考虑食品对机体生理和代谢作用。
新近公布的《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也建议“平衡膳食”模式,包括食物品种多样,以谷类为主,注意能量平衡,多食蔬果、奶类和大豆,适量鱼、禽、蛋、瘦肉,减少盐和油,限制糖和酒,经常饮茶。
来源:
[1] Dietary and policy priorities to reduce the globalcrises of obesity and diabetes. Nature Food, 2020, 1: 38–50.【全文下载】
[2]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209-230. 【全文下载】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9》!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陈韵岱团队公布BRIC-ACS研究:BARC≥2的PCI出院后出血预后差,BRIC-ACS评分有助评估出血风险
冠心病患者置入支架后给予至少1年的双抗治疗,如何更好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出院后出血风险?近日,在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年度科学会议(SCAI2019)上,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等进行的BRIC-ACS研究显示,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BARC≥2的PCI出院后出血与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较高相关,BRIC-ACS评分可助一臂之力。介入后血栓高风险患者应强化双抗治疗!阜外医院窦克非等研究
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尽量做到平衡PCI术后患者的缺血和出血风险。近期,阜外医院窦克非等发表研究称,欧洲DAPT指南的高血栓风险(HTR)标准有助于PCI术后患者的缺血性事件的危险分层,同时足够的血小板抑制可能有助于降低具有HTR特征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阜外医院郑哲启动MISSION-1的思考:移动医疗是改善依从性的“好药方”
前不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郑哲教授牵头开展的MISSION-1研究方法学文章由AmericanHeartJournal在线发表。该研究的亮点是阜外医院的外科团队设计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综合干预措施,用微信管理搭桥医生二级预防行为。阜外医院外科为何要启动该研究?郑哲和饶辰飞等在本刊发表的一项综述揭示了幕后玄机。美国研究称,老人若有≥4个症状,则死亡风险增;包括疼痛、睡眠不好、疲劳、呼吸困难等
老年人存在多种不适症状很常见。《美国老年医学会杂志》的一项分析发现,老年人最常见的不适症状是疼痛、疲劳、呼吸困难、睡眠不好、抑郁、焦虑,若有≥4个症状者,则死亡风险增加56%。此外,研究人员还评估了参与者的身体表现和其他因素:握力、步速、下肢功能、前12个月内跌倒、去年住院、日常活动需要帮助,还询问了参与者的锻炼习惯以及认知功能,并询问参与者是否患有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