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VR瓣膜耐久性如何(浙大二院王建安等综述)
比如,2013年相关研究显示:第一代SAPIEN 瓣膜的患者术后 5 年血流动力学仍然稳定,仅有3 例患者(3.4%)需要再次干预(即结构性瓣膜退化第 3 阶段)。
第 0 阶段指瓣膜植入后无新出现的显著血流动力学异常,同时不伴有瓣叶形态的异常;
不过王建安等指出,在 TAVR 适应证向更低风险与更低年龄人群拓展的趋势下,也需要更多能证实经导管瓣膜长期耐久性的研究结果发表。
第 1 阶段仅有早期瓣叶形态改变而无后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心脏主动脉瓣不好了,多会考虑换个瓣,现在介入都用生物瓣,外科换瓣生物瓣的使用也超过了机械瓣。
使用外科新一代生物瓣后,术后 10 年结构性瓣膜退化的发生率为 2%~10%,术后15年为10%~20%,而术后20年为40%左右。
第 3 阶段是人工瓣膜重度狭窄或反流。
以“因瓣膜衰败而再次行手术治疗 ”定义,外科生物瓣耐久性相关研究表明,结构性瓣膜退化通常在术后 5~7 年开始出现。
2015年一项使用 CoreValve 瓣膜的5 年随访结果表明,353 例患者中有 10 例患者(2.8%)需要再次干预治疗。
目前,经导管生物瓣长期耐久性报道相对较少,中期耐久性结果尚令人鼓舞,但 10 年及以上的长期耐久性仍然未知。
2018 年有研究应用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心胸外科协会提出的标准发现,378 例 TAVR 患者术后8年结构性瓣膜退化发生率为 3.2%。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曾咏等指出,对于重度主动脉狭窄患者准备换瓣时,除了要考虑外科还是介入等手术风险,还需考虑瓣膜耐久性。
2020 年发表的CHOICE 研究,纳入了 241 例高危患者,其结果显示 6例球扩式瓣膜患者(6.6%)出现了中度和重度 SVD,而自膨式瓣膜患者则未发现中度和重度 SVD。
生物瓣之所以比机械瓣受青睐,是因为具有较低的血栓形成率且不需要强制性的长期抗凝。但是生物瓣也有短板,即易发生结构性瓣膜退化,长期耐受性受限。
第 2 阶段指瓣叶出现形态异常且同时具有血流动力学障碍;
2019年法国研究纳入了1403 例,其中83.7%使用球扩式瓣膜。患者术后 7 年生存率为 18.6%,有 49 例患者出现结构性瓣膜退化,中度和重度结构性瓣膜退化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 7.0% 和 4.2%。
2018年,Dvir等提出生物瓣的结构性瓣膜退化应被视为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并将此分为4个阶段:
戒烟后即使变胖,也有益处!日本7万人研究
对于吸烟的人来说,戒烟是预防心血管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有些人戒烟后会变胖,因此有人担忧这会带来新的风险。6月2日,Heart杂志发表的一项日本研究或许可以扫除这样的担忧:该研究发现,戒烟后体重增加并不会减弱戒烟对于心血管病的预防作用。实际上,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也发现,戒烟后变胖,并不等于白戒,尽管益处可能会打折扣,但仍是非常明显的。JAMA研究称,美国服用的1/3药物可能导致抑郁或自杀
美国医学会期刊(JAMA)一项研究发现,超1/3美国成年人所服用的处方药品有可能导致抑郁,甚至增加自杀倾向。作者称,医生在处方时,应提醒患者有可能增加抑郁的药物。研究针对2005-2014年间全美各地2.6万名成年人的药物使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美国常服用的200种处方药物含有抑郁的潜在副作用。常吃花生,还能让人聪明?
不久前发表的一项日本研究表明,吃花生有助于预防中风和心脏病。9月20日,一项为期6个月的随机对照研究提示,对于健康年轻人来说,经常吃烤花生或花生酱,还能改善记忆力和缓解压力。该研究还发现,花生的这种作用可能与花生多酚摄入量以及粪便中短链脂肪酸、超长链饱和脂肪酸水平升高有关。老人生活方式不健康,更易患糖尿病!?中国近10万人研究
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估计为4.63亿,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达1.164亿,约占中国成年人口的12.8%。同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进一步加剧了与糖尿病的负担。近日,柳叶刀老龄健康子刊发表了来自瑞金医院王卫庆团队的研究,代谢危险因素包括肥胖/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期、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我国人群糖尿病发病的最大危险因素。有脂肪肝,冠脉事件风险高?日本研究
对于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临床上常根据冠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来对其心血管风险进行分层,并制定临床决策。7月19日,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的一项日本前瞻性研究发现,在做冠脉CTA检查前,通过腹部普通CT评估是否存在脂肪肝,可更准确地找出心血管高危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