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血管病(运动越多越好,荷兰超14万人研究)
研究发现,对于没有心血管病(包括健康人和有危险因素者),当运动量达到较高水平时再增加运动量,获益不会进一步增大。
但在有心血管病的患者中,中高强度运动量越大,全因死亡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越低。
研究一共纳入142 493名成年人,其中78.6%为健康人,19.6%为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1.7%为心血管病患者;健康人的运动量最高,心血管患者运动量最低。
[1]Dose–response association between 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cide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or individuals with a different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atus: A cohort study among 142,493 adults from the Netherlands. PLoS Med, 2021, 18(12): e1003845.
生命在于运动,已有不少证据表明,即便少量增加身体活动,也能带来健康获益。
与不运动的心血管病患者相比,中高强度运动量按四分位从最低至最高的患者,事件风险分别降低20%、18%、26%和30%。
来源:
目前,我国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 150 min 中等强度或至少 75 min 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心血管病患者,也应该根据身体状况坚持进行身体活动。
中位随访6.8年期间,健康人、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心血管病患者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2.2%、7.9%、40.9%。
作者指出,该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观察性研究,中高强度运动量数据来自于参与者的自我报告;尽管广泛校正了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和健康相关因素,还是有可能存在残余混淆因素。
研究者指出,对于任何人来说,中高强度运动均有益,尤其应鼓励心血管病患者多运动,对于他们来说,运动是“越多越好”。
12月2日,一项纳入14万余名成年人的荷兰研究表明,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运动可谓“多多益善”,即运动得越多,健康获益越大。
健康人、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心血管病患者中不同时段运动、不同运动量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的影响
杨功焕:国人近20年冠心病死亡翻倍,农村卒中死亡以每年6%的速度增加
杨功焕等在Lancet杂志发表摘要称,从1991年到2009年,中国所有地区冠心病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近20年间,冠心病死亡率升高了一倍。1991年年龄校正的冠心病死亡率为38.24/10万,2009年则高达88.72/10万人,东北、中部和西南部较高。2007年前,冠心病死亡率城市高于农村,在之后则为农村高于城市。总体而言,脑卒中死亡比较稳定,但农村地以每年6%的速度增加。睡眠差和坏基因狼狈为奸!欧洲心脏杂志研究称:睡得好可防10%心血管病
有些人心脏病、脑卒中遗传风险比较高,怎么办?近日,《欧洲心脏杂志》一项中美学者对近40万人追踪发现,如果睡眠情况不佳和心血管病遗传基因二者狼狈为奸,共同增加了心血管病风险。近10%的心血管事件或可归因于睡得差,即优质睡眠可预防10%的心血管事件。杨进刚阜外2023-08-31 12:26:27000012日12:00直播!如何进行真实世界研究?大咖说科研
真实世界数据是指研究数据来自真实医疗环境,反映实际诊疗过程和真实条件下的诊疗状况。数据来源非常广泛,可以是患者在门诊、住院、检查、手术、药房、可穿戴设备、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产生的海量数据。本次大咖说科研,我们特别邀请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江宇教授和阜外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侯剑峰针对真实世界研究进行讨论。扫描或长按图中的二维码观看直播无症状房颤,危害更大!甘肃学者研究
房颤患者中,如果无症状,是否预后更好?近日,甘肃金塔县人民医院胡耀武等进行的研究发现,无症状性房颤患者并不少见,而且其心血管死亡率高于症状性房颤患者。研究中,无症状性房颤患者约占28.6%。与症状性房颤患者相比,无症状性房颤患者的平均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更高,CHA2DS2-VASc评分更高,左心房前后径更大,入院心率更慢,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半数心肌淀粉样变性被误诊!重庆医大研究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指出,我国目前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然而一些少见病因所致心力衰竭生存期仍很短。心肌淀粉样变性严重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患者预后极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者发表研究称,心肌淀粉样变性的误诊率高,心肌损伤可提示患者1年内死亡风险增高。研究中的34例确诊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的平均时间为15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