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率快(痴呆发生风险,瑞典研究)
研究显示,与静息心率在60~69次/min的人相比,静息心率≥80次/min增加55%的痴呆发生风险。
研究者认为,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有助于识别不同环境中的潜在认知能力下降风险老年人群。
此外,研究者指出,这项研究支持心脏与大脑健康之间的密切相关。
瑞典这项研究共对2147位老年人进行了分析,中位随访11.4年期间,289人确诊罹患痴呆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而这与之前发表的ARIC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后者就表明,中年时静息心率≥80次/min,就会增加老年时痴呆风险和认知能力的下降。
来源:Imahori Y, Vetrano DL, Xia X, et al. Association of resting heart rate with cognitive decline and dementia in older adult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Alzheimers Dement. 2021 Dec 3.
而且研究还发现,认知功能评分随着老人增龄不断下降,但静息心率≥80次/min的人要比在60~69次/min的人下降得更快。
在排除患有心血管病和发生心血管病的老人后,静息心率快依然会增加痴呆发生风险。
一项瑞典对2000余位老年人进行的研究显示,不论有无心血管病,较快的静息心率均与更高的痴呆风险和更快的认知能力下降有关。
如果对这些静息心跳快的人的认知功能尽早进行干预,那么痴呆发作或会延缓,而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巨大。如有研究证实其中因果关系,那么降低心率或会被视为干预目标。
0000
相关推荐
老人白天老打瞌睡不是好事儿!美研究称:患糖尿病、癌症、高血压风险高
对于很多老年人,眯着眼睛躺在躺椅上一睡半天好似很惬意。但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白日嗜睡不是什么好事儿,会增加糖尿病、癌症以及高血压等疾病风险。这项研究共纳入10930名居民,34%年龄≥65岁。研究者每隔3年电话随访一次受试者,共两次。首次随访中,23%的65岁以上受试者符合嗜睡标准;二次随访中,有24%报告嗜睡。有41%称困顿想睡长期存在。冠心病患者TMAO高,易发生不良事件!北学者Meta分析
近年来,肠道菌群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许多研究已证实,由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氧化三甲胺(TMAO,主要来源于胆碱,红肉、鱼、禽、蛋等食品中富含)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是冠心病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北张亚男、于雪发表的一项剂量-反应Meta分析提示,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浆TMAO水平升高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冬春季节出生者短寿?盛孙英贤等研究
胎儿期和婴儿早期的环境因素对成年时期的疾病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包括出生季节和月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孙英贤团队发表的一项覆盖2.1万余人、随访近12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提示,在冬季或春季出生的人,成年后全因死亡和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研究者发现,冬季和春季出生的人全因死亡和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均高于夏季和秋季出生的人。北医三院郭丽君等研究称,用微循环阻力指数评估,17%冠心病有微血管病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丽君、刘兴邦等进行的研究显示,近17%的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存在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反映的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其中,空腹血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应用他汀类药物及服用钙拮抗剂可能是影响微循环阻力指数的独立相关因素。这项研究以微循环阻力指数≥25U定义为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结果显示,在测量的116支冠状动脉靶血管中,16.8%患者微循环阻力指数≥25U。卫计委发布青霉素皮试专家共识:β阻滞剂和ACEI影响对速发型过敏反应救治,皮试前应停用至少24 h
从1928年英国人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到如今,青霉素类抗生素一直占据很重要的临床地位。为了更好预防青霉素可能导致的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纠正临床现存分歧和错误做法,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近期组织多学科专家,撰写并发布了《2017青霉素皮肤试验专家共识》。其中要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