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冠造前用P2Y12抑制剂有害,JAMA子刊Meta分析)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岁,27.2%为女士。以非ST段抬高型心梗作为P2Y12抑制剂适应证的患者占61.7%,82.8%的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32.6%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途径。
11月19日,JAMA网络开放子刊发表的一项纳入7项随机对照研究、共13 226例患者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表明,对于NSTEACS患者,在冠脉造影前给予口服P2Y12抑制剂进行预处理,与冠脉造影明确冠脉解剖后再给药相比,在降低30天心血管事件、心梗、心血管死亡风险方面并无优势,反而会增加出血风险。
来源:Assessment of Pretreatment With Oral P2Y12 Inhibitors and Cardiovascular and Bleeding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在PCI CURE研究中,在冠脉造影平均延迟6天的患者中,应用氯吡格雷进行预处理的患者有潜在获益。
在该分析纳入的13 226例患者中,6603例采用预处理策略,其余6632例不采用预处理策略。
仅在接受氯吡格雷预处理的患者中(主要来源于PCI CURE研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明显降低;另外,在经桡动脉途径进行手术的患者中,采用预处理策略的患者中大出血风险并未显著增加。
作者表示,尽管上述结果表明,大多数NSTEACS患者应避免常规应用口服P2Y12抑制剂进行预处理,但某些选择进行保守治疗或延迟冠脉造影的患者可能仍需采用这一策略。
近20年来,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中,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等P2Y12抑制剂的应用时机引起了较大的争议。
每63例接受口服P2Y12抑制剂预处理的患者中,就有1人发生大出血事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并不支持这种预处理策略,但大多数是观察性质,而非随机对照研究。
临床通常的做法是,在冠脉造影前先给P2Y12抑制剂口服,常常在患者确诊NSTEACS给药,理由如下:(1)在冠脉介入治疗时产生更大的血小板抑制作用;(2)在等待造影的过程中可能会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3)可避免应用更强效的抗血小板药物,例如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
Meta分析显示,在采用预处理策略的患者中,30天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梗、心血管死亡风险均未显著降低,而30天大出血风险较不采用预处理策略的患者增加了51%。
在不同的口服P2Y12抑制剂、血运重建策略、动脉穿刺途径亚组中,基本获得了类似的结果。
中国最大规模房颤调查公布:10年房颤患病率增20倍,相关卒中增13倍
解放军总医院王玉堂等近期一项研究发现,从2001年~2012年,我国年龄≥20岁居民房颤患病率大幅上涨,由2001年的0.01%升至0.2%,10年间升高了20倍。研究还发现,房颤相关卒中10年升高了13倍,房颤相关卒中由2001年的0.01%增加至1.3%,该研究使用了一个我国西南地区的1千万人的医保数据库,最终纳入471446名居民,1237例房颤患者,其中新发921例房颤。杨进刚阜外2023-07-28 11:46:400000每天活动30分钟,全球GDP每年可增加3140~4460亿美元
近日,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每天长时间坐着不动的成年人,可以通过增加身体活动量,可降低死亡风险。通过分析来自四个国家的9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涉及4.4万多中老年人,研究显示,每天久坐不动的时间(≥10小时)与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有关,久坐时间越长的人死亡率越高。但是,每天30~40分钟的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大大降低了风险。BMJ大规模研究称:健康生活方式可延寿10年!
杨进刚阜外2023-09-01 10:21:380000欧洲心脏杂志刊登高润霖院士CIT 2018“特写”: 中国创新介入器材风起云涌
近日,EurHeartJ刊发了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8大会主席高润霖院士的题为“CIT2018:新时代,新征程”的文章,为CIT2018作了个“特写”。165个专场,1474个专题讲座,16项最新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45例实况病例演示转播,417个摘要,810例病例汇报,8448位与会者……“合作、创新、转变”,CIT2018就是一场介入心脏病学的学术盛宴。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32:110000国家慢性病中长期防治规划:全民要开展减盐、减油、减糖行动
2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发布的慢性病防治规划。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到2020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降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