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中年人冠脉粥样硬化(Circulation瑞典研究)
近期,瑞典一项研究使用冠脉CT发现,在普通人群中,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很普遍。
研究纳入了3万名年龄在50~64岁、无已知冠心病的成年人。
研究应用冠脉CT发现,42%的人有动脉粥样硬化,5.2%有至少50%的狭窄,即每10人中就有4人有无症状冠脉粥样硬化,每20人中就有1人有明显血管狭窄。
其中,1.9%的人为左主干病变、左前降支近端病变或三支病变,8.3%有非钙化斑块。
研究还发现,女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平均延迟10年。动脉粥样硬化在老年人中更普遍,病变主要见于左前降支近端。
来源:Prevalence of Subclinical Coronary Artery Atherosclerosi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Circulation. 2021, 144(12): 916-929.
研究者表示,鉴于亚临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发,冠脉CT或有助于确定从早期干预中获益的人群。
另外,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随着冠脉钙化(CAC)评分的增加而增加。CAC评分>400分者均有动脉粥样硬化,近一半(45.7%)人有至少50%的狭窄。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同期述评指出,在一般人群中明确动脉粥样硬化的真正患病率,是指导未来预防策略的必要的第一步。
在CAC评分为0的居民中,5.5%有动脉粥样硬化,在CAC评分1~10分的人中,89.1%有动脉粥样硬化。
0000
相关推荐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称,传统起搏器可安全做核磁共振检查
传统起搏器和电极导线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时的强磁场中会出现诸如发热、异常感知和起搏等现象,严重时可致电极头端发热、灼烧心肌导致穿孔,或使起搏感知异常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导致死亡。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为,植入传统起搏器或除颤器的患者不适合做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英研究称,三分之一患者合用西药和中草药或保健品,或有危险
一项研究估计,英国约有超过100万65岁以上的人在服用处方药物的同时,还服用中草药和保健品,这些中草药和保健品与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危险的副作用。作者警告,一些“危险”的药物组合会增加出血的风险,提高血糖水平,或者影响药效。他们强调,他汀、糖尿病药物和胃酸制剂与流行的保健品一起服用会有一定危险。杨进刚阜外2023-08-21 02:42:57
0000轻型中风/TIA,强化他汀可保护脑功能!天坛医院INSPIRES试验
杨进刚阜外2023-07-26 17:28:52
0000血脂也有警戒值,要排除继发性血脂异常!美国脂质协会声明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管理,查血脂很重要。近期,美国国家脂质协会(NLA)发布了血脂检测科学声明,对各种血脂成分的检测给出了建议。检测注意事项:空腹、餐后均可以建议采用空腹查血脂,但餐后查也可以接受。若餐后甘油三酯>175mg/dl(>2mmol/L)时,应考虑进行空腹查。声明指出,理想情况下,只有当患者处于稳定的代谢状态且没有并发疾病时,才应该查血脂。最全面运动建议!ESC发布心血管病与运动指南
8月29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首份针对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和体育活动的指南。指南撰写主要专家之一,意大利罗马运动医学与科学研究所的AntonioPelliccia教授指出,“当前肥胖和静坐的生活方式流行,规律运动可防心血管病,还能降低心血管者的过早死亡风险。”但指南指出,尽管比例很低,但对于经常不活动或有心血管病的患者,运动可能会心脏骤停。医生将越来越多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