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妊高症(影响子女健康,丹麦250万人分析)
研究发现,总体上,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使子女早发心血管病风险增加23%。
中位随访时间为18.37年,暴露组共有4532名子女和未暴露组共有94457名子女被诊断为CVD。
许多研究表明,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后代患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体重指数增加和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国内外学者联合发表研究进一步提示,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母亲,尤其是有心血管病或糖尿病史的母亲所生的子女早发心血管病风险显著增加。
研究使用丹麦国家健康登记注册数据进行了的队列研究,约250万人。
来源:Huang C, et al. Maternal hypertensive disorder of pregnancy and offspring early-onse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ldhood,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A national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PLoS Med. 2021, 18(9): e1003805.
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先兆子痫或子痫(n=68387)、妊娠期高血压(n=18603)和妊娠前高血压(n=15062)。
先兆子痫或子痫、妊娠高血压和妊娠前高血压分别使子女早发心血管病风险增加22%、25%和2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有心血管病病史或合并糖尿病母亲的子女早发心血管病风险分别增加67%和56%。
研究还发现,子女的高血压风险增加1倍,心肌梗死风险增加45%。
近几十年来,心血管病在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一直在增加。
0000
相关推荐
Circulation刊登冠脉介入后房颤抗栓白皮书:首选双联抗栓,新型抗凝药物优先
近期,Circulation刊登了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白皮书。在评估口服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治疗持续时间的关键临床试验结果后。专家组做出了重要更新,建议大多数患者应考虑在出院时采用双联抗栓方案(口服抗凝药加P2Y12抑制剂)。以下为该专家共识的十大建议:1、对于需要使用口服抗凝药物且接受支架治疗的房颤患者,大多数患者应在出院后采用双重治疗方案,即抗凝药物加P2Y12抑制剂。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32:07
0000北大人民医院陈红等研究称:早发心梗者中有4.4%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新发现4个基因突变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是1/500?并非这么少见,尤其是在特殊人群中。近期一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红等应用基因检测进行的研究显示,在早发心肌梗死患者中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4.4%。这项研究连续入组了225例早发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应用Sanger测序法检测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最终要的四个致病基因LDLR、APOB、PCSK9和LDLRAP1。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03:25
0000【指南解读】蒋雄京:四肢血压和脉搏波速度测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近二十年来,由于无创血压测量技术和设备的进步,示波法四肢血压与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实现了实时同步,可提供压力传导动脉的结构及功能等信息,且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等优势,已逐步成为心血管临床的常用仪器之一。但随着这种测量的逐步普及,不规范应用和不合理解释结果等问题频繁出现。杨进刚阜外2023-09-26 09:51:35
0000阜外医院血液净化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经验:短期内胆固醇大幅降低
对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目前常用的降脂药物效果有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不高。然而,这类患者预后往往较差,其中未经治疗的纯合子FH患者常于30岁前死于心血管疾病。阜外医院血脂异常与血管病中心从2015年2月起,对12例FH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约半数急性心衰患者营养不良!南京李新立团队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团队发表的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显示,在老年急性心衰患者中,46.9%营养不良,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死亡风险较营养正常患者明显增加。该研究前瞻性连续纳入该院2012年4月至2017年6月因急性心衰住院的老年患者2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