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解读,蒋雄京,四肢血压和脉搏波速度测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3) 首次测值明显异常者需6 个月~1 年检测一次;
来源:
同步四肢血压测量的临床应用包括诊断下肢动脉狭窄、诊断上肢动脉狭窄、诊断胸、腹主动脉狭窄以及预测心血管风险。
注:踝臂指数(ABI)= 踝动脉收缩压 / 较高侧肱动脉收缩压;臂踝指数(BAI)= 肱动脉收缩压 / 较高侧踝动脉收缩压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建议:踝臂指数≤ 0.9可诊断下肢动脉狭窄,0.4~0.9 提示下肢动脉重度狭窄,≤ 0.4 提示下肢动脉严重缺血。
但随着这种测量的逐步普及,不规范应用和不合理解释结果等问题频繁出现。
(2) 首次测值临界至轻度异常者需1~2 年检测一次;
(2) 有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慢性高血压、长期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者;
本刊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在双侧上肢动脉严重狭窄或主动脉瓣重度反流患者也可出现 ABI ≥ 1.4。
(1) 首次测值无明显异常者需2~3年检测一次;
(4) 体检发现四肢脉搏搏动明显不对称者;
这些指标已经开始应用于周围压力传导动脉狭窄性疾病的筛查和诊断,还可用于预测及评估心脑血管事件以及死亡风险等。
检测频率建议:
臂踝脉搏波速度:判断血管功能
注:baPWV=[ 踝 - 主动脉瓣距离(La)-肱 -主动脉瓣距离(Lb)]/ 踝-肱动脉的压力波波足时间差(ΔT)。主动脉根部与测量点间的血管距离按身高通过固定函数式推算,踝-肱动脉的压力波用袖带示波法采集,根据特征点自动识别波足
共识指出,同步四肢血压与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仪可测量四肢血压数值,显示脉搏容积图(,加上同步记录心电图、心音图,计算出临床关注的特征参数衍生值,包括双臂间收缩压差、双踝间收缩压差、踝臂指数(ABI)、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脉搏波上行时间(UT)及平均动脉压百分比(%MAP)等。
近二十年来,由于无创血压测量技术和设备的进步,示波法四肢血压与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实现了实时同步,可提供压力传导动脉的结构及功能等信息,且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等优势,已逐步成为心血管临床的常用仪器之一。
有研究表明,双下肢 ABI 均 <0.9,且双侧 ABI 差值小于 0.1 和(或)baPWV 差值小于 1.55 m/s,诊断胸、腹主动脉狭窄准确性约达90%。这一简单的筛查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胸、腹主动脉狭窄漏诊率和误诊率,这是同步四肢血压测量的新用途。
臂踝脉搏波速度可用于检测大动脉的僵硬度、辅助诊断四肢动脉和胸、腹主动脉狭窄、臂踝脉搏波速度预测心血管风险。
(4) 需监测治疗效果的患者,根据临床需要安排检测频率。
同步四肢血压测量:判断血管狭窄的利器
为此,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难治性高血压与周围动脉病分会组织了专家,制定了同步四肢血压和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中国专家共识,旨在指导相关检测的规范应用和合理解读结果。
图 baPWV 的测量原理
(3) 已明确诊断为心脑血管病患者;
共识建议,适用人群建议:
日本循环器协会提出“血管功能衰竭 ”的概念,把 baPWV列为病理生理诊断指标之一,建议其临界值范围为14~18 m/s,超过阈值 18 m/s 提示存在血管功能衰竭,为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高危人群。
(1) 高血压( 包括临界高血压) 首诊者;
(5) 50岁以上健康查体者。
图 四肢血压参数计算方法
县级医院医疗质量提升未受重视!高润霖院士和武阳丰等CPACS-3研究
县级医院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主力,为超过70%的国人提供医疗服务。近日,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和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等发表研究称,中国县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未受重视。研究者针对参加CPACS-3研究的医院,应用医院管理(HMP)量表量化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杨进刚阜外2023-09-16 08:41:050000Circulation文章提出判断前壁心梗部位公式,北大人民医院李学斌等去信称他们的方法更简单
近期,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很有意思,作者发明了一种算法,用以判断当左前降支(LAD)闭塞时梗死是近端还是远端。作者认为,当LAD闭塞在第一对角支(D1)近端时,下壁导联压低;而在D1以远时,下壁导联ST段反而可能是抬高的。针对这一说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何金山和李学斌致函Circulation杂志,杂志也刊登了这封信。何金山和李学斌的观点其实更实用、也更简单。杨进刚阜外2023-08-15 17:10:350000二成手术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近期,美国心脏协会发表科学声明,指出非心脏术后心肌损伤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诊断。有研究发现,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cTn)经常升高,然而因为胸痛和呼吸急促少见,肌钙蛋白升高常被忽略。但即使无症状,肌钙蛋白升高也与死亡和主要血管并发症有关。2014年,有学者提出了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是一种疾病。糖尿病不影响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长期预后!阜外医院乔树宾等研究
冠脉搭桥术(CABG)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血运重建的首选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阜外医院袁晋青:处理分叉病变,有五种分支保护策略
冠脉分叉病变,在介入治疗中很具挑战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分支保护,这是降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和手术并发症的关键。阜外医院袁晋青、何晨就此在本刊对目前常用的分支保护技术进行了梳理和阐述。作者指出,目前常用策略包括简单策略和复杂策略。无论哪种,分支保护都至关重要。术者应根据病变解剖特点及病理特征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技术手段。禁锢导丝技术:使用导丝来预防分支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