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98

(指南解读,蒋雄京,四肢血压和脉搏波速度测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9-26 09:51:350

图 baPWV 的测量原理

(1) 首次测值无明显异常者需2~3年检测一次;

(4) 体检发现四肢脉搏搏动明显不对称者;

近二十年来,由于无创血压测量技术和设备的进步,示波法四肢血压与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实现了实时同步,可提供压力传导动脉的结构及功能等信息,且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等优势,已逐步成为心血管临床的常用仪器之一。

注:baPWV=[ 踝 - 主动脉瓣距离(La)-肱 -主动脉瓣距离(Lb)]/ 踝-肱动脉的压力波波足时间差(ΔT)。主动脉根部与测量点间的血管距离按身高通过固定函数式推算,踝-肱动脉的压力波用袖带示波法采集,根据特征点自动识别波足

(2) 首次测值临界至轻度异常者需1~2 年检测一次;

(3) 已明确诊断为心脑血管病患者;

共识指出,同步四肢血压与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仪可测量四肢血压数值,显示脉搏容积图(,加上同步记录心电图、心音图,计算出临床关注的特征参数衍生值,包括双臂间收缩压差、双踝间收缩压差、踝臂指数(ABI)、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脉搏波上行时间(UT)及平均动脉压百分比(%MAP)等。

臂踝脉搏波速度:判断血管功能

有研究表明,双下肢 ABI 均 <0.9,且双侧 ABI 差值小于 0.1 和(或)baPWV 差值小于 1.55 m/s,诊断胸、腹主动脉狭窄准确性约达90%。这一简单的筛查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胸、腹主动脉狭窄漏诊率和误诊率,这是同步四肢血压测量的新用途。

来源:

图 四肢血压参数计算方法

(4) 需监测治疗效果的患者,根据临床需要安排检测频率。

(1) 高血压( 包括临界高血压) 首诊者;

日本循环器协会提出“血管功能衰竭 ”的概念,把 baPWV列为病理生理诊断指标之一,建议其临界值范围为14~18 m/s,超过阈值 18 m/s 提示存在血管功能衰竭,为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高危人群。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建议:踝臂指数≤ 0.9可诊断下肢动脉狭窄,0.4~0.9 提示下肢动脉重度狭窄,≤ 0.4 提示下肢动脉严重缺血。

为此,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难治性高血压与周围动脉病分会组织了专家,制定了同步四肢血压和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中国专家共识,旨在指导相关检测的规范应用和合理解读结果。

(2) 有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慢性高血压、长期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者;

这些指标已经开始应用于周围压力传导动脉狭窄性疾病的筛查和诊断,还可用于预测及评估心脑血管事件以及死亡风险等。

但随着这种测量的逐步普及,不规范应用和不合理解释结果等问题频繁出现。

注:踝臂指数(ABI)= 踝动脉收缩压 / 较高侧肱动脉收缩压;臂踝指数(BAI)= 肱动脉收缩压 / 较高侧踝动脉收缩压

共识建议,适用人群建议:

本刊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在双侧上肢动脉严重狭窄或主动脉瓣重度反流患者也可出现 ABI ≥ 1.4。

同步四肢血压测量的临床应用包括诊断下肢动脉狭窄、诊断上肢动脉狭窄、诊断胸、腹主动脉狭窄以及预测心血管风险。

检测频率建议:

(5) 50岁以上健康查体者。

(3) 首次测值明显异常者需6 个月~1 年检测一次;

同步四肢血压测量:判断血管狭窄的利器

臂踝脉搏波速度可用于检测大动脉的僵硬度、辅助诊断四肢动脉和胸、腹主动脉狭窄、臂踝脉搏波速度预测心血管风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