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因吃得不对(而非吃得多,美17学者发文)
“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模型”将肥胖归咎于现代饮食模式,其特点就是吃了过多的高糖负荷食物,尤其是过度食用精加工过碳水化合物,导致脂肪储存、体重增加。
而限制热量的减肥措施,最初会导致体重减轻,给人一种能有意识地控制体重的印象。
通过低糖饮食,人可能会饥饿感更少,促进自发减重。一个可行的策略是吃全谷物、水果、豆类和非淀粉蔬菜,以及坚果、种子、鳄梨、橄榄油等替代高糖负荷食物(如精制碳水化合物)。
但身体的反应则反对减肥,进而使代谢率下降,饥饿感升高,需要越来越严格的热量限制,做不到这一点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缺乏自制力。
吃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时,机体就会增加胰岛素分泌,对脂肪细胞发送“囤热量”的信号,减少了为肌肉以及其他代谢活跃组织提供能量。
美国饮食指南建议,减肥“要减少从食物和饮料中获得的热量,并增加活动,消耗热量,但目前肥胖及相关疾病依旧稳步上升。
来源:Ludwig DS, Aronne LJ, Astrup A, et al. The carbohydrate-insulin model: a phys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obesity pandemic. Am J Clin Nutr. 2021 Sep 13:nqab270. doi: 10.1093/ajcn/nqab270.
人们普遍认为,肥胖的流行,是由于吃的过多,动的太少。
作者也很客观地表示,就怎么变胖的上述两种模型还需进一步开展研究明确,也许未来还会更为明确的新模型。他们呼吁,开展建设性讨论,促进不同观点学者间的合作。
但作者认为,当时人们体力活动多,食物供应受限,可能抵消了饮食对体重增加的影响。最近,进入高糖饮食的中国人中,肥胖和代谢性疾病已经大幅增加。
作者认为,采用“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模型”,更为关注吃什么。少吃高糖负荷碳水化合物,就会减少机体“囤脂”的动力,进而机体就会减少饥饿感,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这对于管理和防治肥胖具有根本影响。
近日,《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17位学者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肥胖不能简单视为能量出入不平衡,而认为“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模型”更能解释肥胖问题。
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是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并没有高碳水化合物带来的问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而这种错误也让大脑“犯了迷糊”,认为机体还没有获得足够的能量,就刺激产生了饥饿感。另外,机体为了“节能”,新陈代谢也可能会减慢。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个人老觉得饥饿,即使脂肪已经“越囤越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者称,心脏超声判定心腔内赘生物存在重大误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龙等发现,心脏超声对心腔内赘生物的判定存在误差,尤其是对于接受电极导线拔除术后的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研究者分析了9例实施电极导线拔除术的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感染,根据心脏超声检查“误诊”和“漏诊”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研究者称,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赘生物的体积相对较小,心脏超声不易发现,造成“漏诊”。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这三种指标不适于评估心血管病风险
近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公布了一项基于当前证据的系统性评价的推荐声明,指出将踝臂指数(AB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或冠状动脉钙化(CAC)积分纳入到无症状心血管病的风险评估模型的证据尚不充分。工作组分析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纳入这些指标是否改善了风险评分的预测效力,第二,这些标志物的使用是否改善了临床结果。治疗心衰,要尽早启动新四联治疗!美国心衰协会专家观点
近期,在美国心衰协会2020年会上,多位专家建议,一旦确诊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应立即启用四联疗法,即在“金三角”(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基础上,加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SGLT2i包括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和卡格列净等。之前的医保局专家“灵魂砍价”药物就是SGLTi中的达格列净。让人不淡定!白头发预示有心脏病?
近期,小编发现白头发增加不少,倒不是很在意,染发就好了,而当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开始不淡定了。这项发表在2017年EuroPrevent大会上的研究表明,白头发可能与心脏病风险增加有关。白头发或为心脏病的预测因素。研究者指出,动脉粥样硬化和白头发生成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机制:伴随衰老而来的DNA损伤,氧化应激增加,炎症,激素变化和细胞衰老。杨进刚阜外2023-08-11 10:17:070000预测心血管病,残余胆固醇优于LDL-C!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一直以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预测心血管病风险的常用指标!近年来,残余胆固醇与心血管病的关系备受关注。残余胆固醇为总胆固醇减去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近日,欧洲心脏杂志一项研究称,预测心血管病风险,残余胆固醇优于LDL-C。研究者发现,对于LDL-C水平相对较低的人群,残余胆固醇水平>24mg/dl时患心脏病或脑卒中风险增加40%~50%。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3:11: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