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知多少(阜外医院2,6万例冠心病患者研究)
我国成人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中国诊断标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有多高?治疗状况如何?
研究还发现,冠心病合并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中,接受降脂药物的比例为67.0%(仅60%接受他汀治疗),即使接受降脂治疗,无1例患者LDL-C水平达标(<1.8mmol/L)。
每244例冠心病中可筛查出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且不同年龄、地域及城乡间存在差异;合并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者,接受降脂药物治疗不到七成,且无1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达标。
而在接受降脂药物治疗的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55.7%LDL-C达标,其中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达标率为60.4%。
研究者指出,应该对我国冠心病患者进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筛查,以尽早诊治。
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CCEP)专家建议指出,存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冠心病患者未来心血管风险属于超高危。
就全国不同地域而言,东部地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最高为0.57%,而中部及西部分别为0.26%以及0.35%。此外,城市高于农村。
研究者指出,这项研究提示,在冠心病患者中积极筛查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并进行强化降脂治疗如联合PCSK9抑制剂等降脂新药,有助于降低患者未来心血管事件风险。
来源:
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男性患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而女性患者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至55~64岁达到最高。研究者推测,这可能与绝经后女性LDL-C水平升高相关。
这项研究选择2015年9月至2020年8月纳入“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中26732例冠心病患者,参与者年龄在35~75岁,平均61.9岁,男性占57.9%,城里人占46.0%。
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管理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建议,对于合并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特殊情况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常需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才能使LDL-C达标。
而且,这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有72.5%早发冠心病,比例远高于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者(52.4%)。
冠心病定义为自报心梗或冠状动脉血管重建病史;早发冠心病定义为确诊时男性<55岁,女性<65岁。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依据《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筛查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滕浩波、高岩等研究发现:
研究显示,在纳入的2.6万余冠心病患者中识别出109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检出率为0.41%。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热传,看看《流感抗病毒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怎么说?
这两天,一篇名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2.6万字长文在社交媒体上热传。作者讲述了岳父从流感恶化为肺炎,住进ICU,经历插管、人工肺后,最终去世的故事。小小的感冒怎么会进ICU,怎么会死人呢?好,我们今天学习一下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公布的《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压力大,易损斑块风险高!哈医大二院于波等研究
压力无处不在,比如近期发布的2022年中国睡眠白皮书中指出,每两名睡不好的青壮年,就有1人压力大。这不是啥好事。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压力性生活事件会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易损斑块风险。这项研究共对31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了生活事件量表、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评估,并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斑块易损性。治疗感冒,蜂蜜更靠谱?牛津大学研究
蜂蜜是个好东西!作为一种小偏方,多年来人们也在尝试用喝蜂蜜水来抵御感冒。近日,牛津大学学者在BMJ子刊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称,相对于应用药物,蜂蜜治疗咳嗽和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更靠谱。研究者指出,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感染所致,而且有自限性。但是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确实让人无从下手,应用抗生素根本没用反而会导致很多副作用,而应用蜂蜜治疗有诸多优势。Liwen手术治疗244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报告!西JAMA子刊研究
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间隔射频消融术(PIMSRA),又称“Liwen术式”,是西刘丽文团队首创的一种微创的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治疗方案。近日,刘丽文等在JAMA子刊发表研究显示,对于难治性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该术式可有效缓解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和症状,且并发症发生率可接受。【病例报告】心悸,原来是因为它!
临床上常常会遇到出乎意料的病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贾崇富、袁由生等就在本刊报道了这样一例心悸患者。这位68岁男性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心悸,持续2~3小时,突发突止,无胸闷、胸痛,未予诊治。近1个月心悸发作频繁,每次持续时间约10小时。患者有30年吸烟史,平均10支/d,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杨进刚阜外2023-08-16 14:06:4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