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t杂志刊登CHINA-PEACE最新分析:心梗患者学历影响预后
来自CHINA-PEACE研究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样化、教育水平差异很大的国家,心梗患者的学历水平会影响他们的预后。
研究者发现,在心梗发病1年内,学历低的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更高。
与高中、大学或研究生学位相比,小学或小学以下学历的患者1年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高2.4倍。调整后,学历低的患者在心梗后1年的严重不良事件风险是学历高者的1.7倍。
出院后1年内,学历最低组约有10.9%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而学历最高组为4.4%。
1年死亡率随教育程度而显著变化。尤其是,学历最低的患者1年死亡率是学历最高的患者的3倍以上。

图 心梗患者1年严重不良事件的生存曲线
在校正了人口统计学和群体间的共病差异后,低学历者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下降,研究者估计,人口统计学因素(包括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在这两个群体的不良结果差异中占很大比例。
研究者还指出,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出院后可能更擅长自我保健,并寻求更理想的护理。受过高等教育的患者对健康知识有更好得理解,而且经济条件较好,从而获得更好的后续医疗服务。
研究者建议,未来干预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的目标可以集中在改善出院后护理,并对这些弱势患者进行更严格的随访。
研究分析了53家医院的3369例心梗患者,中位年龄为61岁,23.2%为女性,33.3%为高学历,32.4%为中等学历,34.3%为低学历。
来源:Xiqian Huo, et al. Education level and outcome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China. Heart. 2019, Heart, ahead of print: [January 19]. doi:10.1136/heartjnl-2018-31375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远端缺血预处理可防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宜昌学者Meta分析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杨俊、郑涛等进行的Meta分析表明,远端缺血预处理能显著降低高危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保护肾功能,降低近期死亡率。这项Meta分析共纳入12项RCT共包括1386例患者。研究显示,接受远端缺血预处理患者降低53%术后对比剂肾病风险,而且术后48h时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未接受者。口服抗凝药剂量不足,并不减少出血,反增死亡风险!Meta分析
对于房颤患者来说,新型口服抗凝药是预防中风的一线治疗。除小部分患者因合并症、年龄、联合用药等需要调整新型口服抗凝药用量外,大多数患者均需要按照标准剂量用药。但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用量不恰当,以用量不足居多。中国搭桥患者围术期抗血小板共识十大要点
近年来,大量前瞻性临床试验使得临床抗血板治疗观念不断变化,新的抗血小板药物层出不穷,各种血小板功能检测的方法逐步应用于临床。作为一位心血管医生,您是不是对于搭桥患者围术期的抗血小板治疗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郑哲和上海瑞金医院赵强领衔专家组制订了中国搭桥围术期的抗血小板共识,该共识主要有以下十个要点:1、所有患者术前不停用阿司匹林饱和脂肪酸不是“坏”脂肪酸!JACC文章
一直以来饱和脂肪酸被认为是“坏”脂肪酸,指南推荐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人们往往用不饱和脂肪酸或碳水代替饱和脂肪酸。JACC发表的一篇文章要为饱和脂肪酸平反,认为现有的全部证据并不支持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最近对随机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对心血管疾病和总死亡率没有任何益处,反而发现了饱和脂肪酸能降低卒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