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与血小板反应性有关(ESC,2021袁晋青,赵雪燕团队研究)
白细胞水平越高,越容易出现低血小板反应性(LTPR);相反,hs-CRP水平越高,越容易出现高血小板反应性(HTPR)。

根据血小板反应性定义的共识,本研究将HTPR定义为TEG的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ADP)] >47 mm,正常血小板反应性(NTPR)定义为MA(ADP)31~47 mm,LTPR定义为MA(ADP)<31 mm。本研究中的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和hs-CRP。
来源:ESC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炎症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炎症成为“后他汀时代” 的冠心病治疗靶点。同时许多研究显示炎症指标水平升高与介入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以LTPR为因变量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白细胞计数、hs-CRP、糖尿病、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糖是LTPR的独立预测因素。
研究共纳入6 772例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 877例。HTPR组2 568例,NTPR组2 134例,LTPR组2 070例。
研究还发现糖尿病、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及血糖水平也与血小板反应性独立相关。
以HTPR为因变量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白细胞计数、hs-CRP、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糖是HTPR的独立预测因素。
袁晋青/赵雪燕教授团队的黎嘉雯硕士在今年的ESC 2021上报告,在真实世界大样本人群中,服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hs-CRP是血小板反应性的独立影响因素。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阜外医院行介入治疗后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结果,且服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共6 772例。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0000
相关推荐
JAMA子刊研究反驳“肥胖悖论”:人胖折寿
近日,一项发表在JAMA心脏病学子刊上的研究揭底“肥胖悖论”:人胖了寿命会缩短,并且活着时很长时间多“养着”心血管病。所谓的“肥胖悖论”是指,同样被诊断为心血管病,肥胖或超重的人要比正常体重的人命更长。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增卒中风险!stroke研究
激素疗法有助于减少更年期的许多症状,包括潮热、阴道干燥和情绪波动。发表在《stroke》杂志上一项新研究表明,更年期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治疗会增加中风的风险。在治疗的第一年,增加的风险最大。这项研究基于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25万名女性的数据。在使用口服避孕药的第一年发生中风的风险是不服用避孕药的女性的两倍。之后继续服用口服避孕药,则没有风险增加。杨进刚阜外2023-09-27 17:56:04
0000这三种心电图特征提示扩心病患者预后差
扩张型心肌病,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严重时可并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和心原性猝死,阜外医院学者发现,12导联心电图异常,如房颤、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QRS≥120ms均有助于判断扩心病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研究者发现,与扩心病心衰死亡患者相比,存活患者QT时限、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出现比例、异常Q波出现频率比例及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Ⅰ类药物服用比例均较低。强化降压不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内科学年鉴杂志Meta分析
强化降压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但也有临床医生观察到,有些患者在强化降压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低血压、晕厥、摔倒等情况,因此担心强化降压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9月10日,《内科学年鉴》杂志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强化降压治疗不仅不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反而会降低体位性低血压风险。BMJ研究称,孕妇越胖,生下的宝宝越易患先天畸形
瑞典学者在BMJ上发表的研究提示,体重指数(BMI)越高的孕妇的子女患先天性畸形的风险越高。研究纳入120万名在2001年~2014年出生的婴儿。其中有4.4万名婴儿患有先天性畸形,其中以先天性心脏病最为常见,约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