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可预测支架内血栓风险(袁晋青,赵雪燕团队ESC,2021研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这项真实世界的大样本数据提示,D-二聚体还可独立预测冠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 研究者认为,未来有可能会使用 D-二聚体来指导冠脉介入治疗后的个体化抗栓治疗。
2年随访期间,共发生77例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根据学术研究联盟定义,包括确定的、很有可能的、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
以D-二聚体中位数水平(0.28 μg/ml)) 为界值分组,总人群(左)、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右)的支架血栓形成Kaplan-Meier 曲线
在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ESC)大会上,阜外医院袁晋青/赵雪燕研究团队公布的一项大规模、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表明,作为潜在的新型血栓生物标志物,D-二聚体可用来预测冠脉介入治疗后的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尤其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支架内血栓形成组的平均D-二聚体水平(0.33 μg/m)显著高于非支架内血栓形成组(0.28 μg/ml)。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根据D-二聚体水平的中位数(0.28 μg/ml)为划分界值,不论是在总人群,还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较高的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的风险均较高(图 1)。
该研究纳入10 724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排除2 159例D-聚体数据缺失或失访的患者后,最终 8 565例患者被纳入分析。
多变量Cox分析显示,与D-二聚体水平低(<0.28 μg/ml)的患者相比,总人群、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高(≥0.28 μg/ml)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分别增加1.25倍和1.13倍。但D-二聚体水平高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风险并未显著升高(HR=2.56,95% CI:0.92–7.1,P=0.072)。
来源:Zhao X, Li J, Li J, et al. D-dimer as a potential novel thrombus biomarker for predict stent thrombosis in patients on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ESC Congress 2021.
研究者指出,目前尽管冠脉介入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药物治疗也越来越规范,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心血管事件,血栓残余风险是业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但目前尚缺乏用于评估血栓形成残留风险的生物标志物。袁晋青/赵雪燕研究团队已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D二聚体与冠脉介入治疗后的死亡风险相关。
偏头痛:女性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密切,而近日德美学者对护士健康研究Ⅱ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偏头痛还会增加女士心血管病风险和死亡风险。研究者发现,与无偏头痛的女士相比,得了偏头痛的女士心梗、脑卒中、心绞痛以及血运重建等风险升高。而且即使校正了相关因素后结果仍是如此。研究者指出,该研究提示偏头痛是心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至少对女性如此。但是否积极治疗偏头痛可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全球饮食指南比拼:中国最喜欢蔬菜水果,不待见蛋奶
近期,中国颁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人根据推荐,将推荐的饮食按照比例进行了描述,我们看看全球其他国家的推荐与中国有何不同。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最强调蔬菜(35%)和水果(26%),但推荐食用蛋白(6%)和奶制品(3%)的比例是最低的。这篇文章还比较了饮食中各成分的比例和该国家的肥胖程度,结论是指南与国家居民的肥胖程度没有毛的关系。杨进刚阜外2023-08-01 10:01:090000是否打鼾?是否白天困倦?怀疑睡眠呼吸暂停,该问两个问题!
近期,在巴西心脏病学会期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引起了热议。目前估计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80%有睡眠呼吸暂停,且过半数为中重度。而半数房颤患者有某种程度的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也是继发高血压的首要病因。会上,有学者强调,打鼾和白天嗜睡,是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常见的两个症状。【世界肥胖日】肥胖的三个认识误区:良性肥胖、节食减肥、孕妇胖点没关系
5月11日是世界肥胖日,肥胖对于健康的危害可谓罄竹难书了。比如与13种癌症息息相关,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病等风险,会折寿8年,加速肝脏衰老,促进痴呆等。孩子们也逃不出肥胖的魔掌:肥胖小孩8岁就有心脏病迹象,3年内患高血压风险升高3倍,还有什么胃肠道疾病、骨科并发症、呼吸睡眠暂停征、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等均会赶着来。要想管住肥胖,就要清楚认识肥胖,而错误的认识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果,比如:Lancet研究称中国吸烟控制不力:青少年吸烟增幅50%
中国人多,男烟民更多。不过近期发表在Lancet的相关研究表明,40岁以下的年轻女士和青少年吸烟人群悄然显著增加。研究者指出,中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的首批签署国之一,在过去30年中,烟草控制取得一定进展,男性的吸烟率从1984年的61%下降到2013年的47%,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杭州等还实施了禁烟令。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32: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