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奥运为契机(将身体活动融入日常生活,柳叶刀发表系列文章)
东京奥运会激战正酣,值此之际,《柳叶刀》推出了关于身体活动系列文章。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同期述评指出,20年来,全球居民身体活动水平没有改善。 2016年,全球有14亿人身体活动水平不足,约占四分之一。每年因身体活动不足造成的死亡人数仍超过500万。 增加身体活动会降低患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风险,还可改善精神健康、痴呆症和认知功能、睡眠、预防跌倒和跌倒相关伤害。 2018年,世卫组织发布了首个全球身体活动行动计划,并制定了到2030年将身体活动不足减少15%的全球目标。 但目前对身体活动的监测仍然不完善,令人担忧的是,在世界许多地区,这种监测在大流行期间停止了。 而且,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低、中等收入国家的身体活动水平远远较低。 述评建议,应将身体活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样也更健康、更环保。 作者呼吁,要提高全人群的身体活动水平,不是要仅仅追求更多的身体活动,而是确保要把身体活动融入日常生活。如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强制性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等。 述评也指出,倡导合理身体活动,比如每日散步30分钟,就容易达到预期目标。 述评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体力活动目标定得太高,就很难做到。目标合理,才能完成。 作者认为,身体活动应被视为与饮食、住房和卫生保健一样重要。 八成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达标 世卫组织建议青少年每天应有60分钟的身体活动,但一项全球分析显示,80%的青少年学生不达标,而且自2012年以来无任何改善。 此外,40%的青少年从不走路上学,25%的青少年除了上课和做作业外,每天坐着的时间超过了3个小时。 欧洲青少年每天超过两个小时看电视 研究人员还调查了38个欧洲国家青少年的屏幕时间,发现60%的男孩和56%的女孩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 此外,51%的男孩和33%的女孩每天玩电子游戏超过两个小时。 作者认为,网络教学和网络社交明显减少了青少年的体力活动,其后果可能会持续一生。 有残疾的人更要活动 文章指出,目前全球有15亿人存在一定程度的身体、精神、感官或智力残疾,而身体活动提供多种益处。 但研究发现,有残疾者不太可能进行身体活动,且其更易出现久坐不动相关的问题,如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肥胖症。 研究发现,任何水平的身体活动,即使少于世卫组织建议的每周150分钟,都可改善心血管健康、肌肉力量和心理健康等。 奥运会对居民活动影响微乎其微 四年一届的夏季奥运会万众瞩目。有篇文章指出,奥运会必须为全球公共健康留下持久的影响。 文章称,包括奥运会在内的大众体育赛事,是促进全球居民身体活动的契机。 但研究发现,举办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的身体活动的影响微乎其微,无论是在奥运会前还是奥运会后,参加身体运动的人数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作者认为,奥运会等体育赛事是改变健康和增加身体活动的契机,不仅在主办城市或国家,还是在全球,但我们错失机会。 作者呼吁进行赛前和赛后规划,建立政府与国际奥委会之间的伙伴关系,并对体育活动主办城市和国家建立一个全面的评估机制,促进更多的体育活动。 来源:
与NT-proBNP媲美的评分模型!杨杰孚等研究
没有条件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基层医院,可否应用GWTG-HF模型来识别心衰高危患者,预测院内死亡?近日,北杨杰孚、李莹莹等进行的研究表明,GWTG-HF模型是可以的。GWTG-HF模型来自于美国心脏协会的“遵循心力衰竭指南”项目,利用临床上的7个常用指标来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杨进刚阜外2023-09-20 09:12:35
0000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发表共识:减少心血管CT检查辐射的六个要点
心血管CT成像在临床上应用日渐广泛,但如何既能让患者接受尽可能低的辐射剂量,又能保证足够诊断的图像剂量和诊断准确?近期,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心血管CT成像辐射剂量优化中国专家共识》中就明确做出了推荐:1.操作者需根据CT机型、患者的心率及心律、临床适应证等选择合适的扫描方案来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阜外医院潘湘斌等解决“烫手山芋”:超声指引下“不开胸”换三尖瓣
一位20岁的女性,三尖瓣闭锁行右心房、右心室连接术后,三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既往多次心脏外科手术,心脏血管解剖结构复杂,各器官功能衰竭而难以耐受再次外科手术或心脏移植。怎样解决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这个“烫手山芋”?阜外医院潘湘斌等在单纯超声引导下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38:42
0000瑞典研究:工作压力大增加48%的房颤风险,护士在列
“留心街上每个人,脚步匆匆过”,压力好似无处不在。就心血管病而言,之前有研究显示,工作压力大会增加冠心病风险。近日,《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有研究表明,工作压力大还会增加48%的房颤风险。这是研究者考虑了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等的结果。怎么算工作压力大?这项研究定义为,工作对员工心理承受压力要求较高,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员工被工作“牵着鼻子走”,几乎不能控制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