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激光或可治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日本研究)
星状神经节是支配头、颈、上肢、心脏等主要交感神经节。
来源:Nonoguchi NM, Adachi M,Nogami A, et al. Stellate Ganglion Phototherapy Using Low-Level Laser: A NovelRescu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JACC ClinElectrophysiol. 2021 Jun 2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者先在20位健康志愿者中评估这种治疗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和安全性(每周两次治疗,持续4周);之后在11例对药物、镇静及导管消融治疗无效的电风暴患者中评估了星状神经节激光治疗的疗效。
一项日本研究表明,星状神经节激光治疗或是控制电风暴的安全有效辅助治疗,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证实。
11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7例患者在星状神经节激光治疗后,抑制电风暴;但在未维持治疗情况下,2例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复发。还有4例患者电风暴未得到控制。
研究显示,星状神经节激光治疗可降低健康志愿者交感神经兴奋性,血清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降低。此外,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未持续3个月以上。治疗期间,无不良事件。
0000
相关推荐
抗癌心血管毒性有新定义,血压>130/80为异常!国际共识
12月14日,国际心脏肿瘤学会(IC-OS)发布共识声明,对抗癌治疗过程中五类最常见的心血管毒性事件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包括心功能异常、心衰、心肌炎、血管毒性、高血压、心律失常/QTc间期延长。心功能异常和心衰定义:与抗癌治疗相关的心功能异常或心脏结构受损;可无症状,也可有心衰临床表现,包括典型的心衰症状以及容量超负荷和(或)灌注不足的体征。学龄前儿童:睡得晚,易变胖
小宝宝的“吃喝拉撒睡”是件有讲究的事儿,近期美国一项研究就显示,学龄前宝宝9点后入睡,未来肥胖风险增两倍。研究还表明,那些9点以后入睡,且入睡前妈妈不陪的孩子肥胖风险最高。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共对977位4岁半左右小宝宝的入睡时间和其青春期肥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睡得早,胖的少。疫情后期总体病情变轻并非毒力下降!北京协和学者提醒,早诊早治或是主因,恢复期患者血清可能很有价值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传代以后病毒的致病力是否降低?SARS防治对当前有何提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徐燕等回答了这些问题。徐燕等认为,到疫情后期总体病情变轻,并非是因为2019-nCoV感染传代以后病毒的致病力就自然会降低。长大成人时心率变化,也可预测心血管风险!美研究
一个人,童年时静息心率较快,随着长大成年会有所降低,这个变化轨迹对心血管健康有何影响?近日,美国佐治亚医学院学者进行的研究发现,静息心率从儿童期的“快”到成人期的“慢”这个过程如果变化较快,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研究发现,左室质量指数在心率降低较快人群最高,心率降低较缓人群最低。杨进刚阜外2023-09-15 10:46:41
0000阜外医院蒋雄京等18年2906例患者分析:动脉粥样硬化已成肾动脉狭窄主要病因
肾动脉狭窄常常“假装”是高血压,对肾脏和心脑血管造成严重危害。是什么原因导致国人肾动脉狭窄?20年前和如今病因有何变迁?阜外医院蒋雄京团队通过分析该中心18年2906例患者的资料回答了上述问题。据悉,这项研究也是当前该领域样本量最大的研究了。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25:26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