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危房颤(左心耳封堵或优于新型抗凝药)
在接受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中,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7%,其中1.1%出现心包填塞,0.37%出现血栓栓塞事件,0.22%出现封堵器移位,0.66%出现需要干预的穿刺部位并发症,0.37%死亡。
另外,在接受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中,主要心血管和神经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有降低的趋势(OR=0.84, 95% CI: 0.64–1.11, P=0.12)。
这项汇总分析一共纳入1项随机对照研究(PRAGUE-17研究)和2项倾向评分匹配研究,共2849例房颤患者,其中1368例接受左心耳封堵术,其余1481例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在接受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中,98.8%成功封堵。
近期,中国、德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的学者联合开展的一项汇总分析表明,在高危房颤患者中,与新型口服抗凝药相比,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可显著降低大出血风险,同时不增加缺血事件发生风险,总体上比较安全。
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5岁,63.5%为男士,平均 CHA2DS2-VASc评分4.3分,平均HAS-BLED评分为3.4分。32.2%的患者之前有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7%有肾功能不全。
两类患者中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或血栓栓塞、ISTH大出血和有临床意义的小出血事件、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风险相似。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平均随访2年期间,与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患者相比,接受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中大出血事件(根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定义)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37%。
来源:Comparison of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 versus Non-Vitamin-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tion in High-Risk Atrial Fibrillation: An Update. J Cardiovasc Dev Dis. 2021;8(6):69.
心血管高危人群应接受行为咨询!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建议
预防心血管病要未雨绸缪。近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布声明,建议加强行为咨询,以促进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体育锻炼、改善健康饮食,为心血管病的预防扎好“篱笆”。这一推荐强度为B级。这项声明适用于18岁以上确诊高血压或血压升高者、血脂异常者、或伴有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或估算10年心血管病风险为7.5%者,不包括血糖异常、肥胖和吸烟者。这也是对2014年建议的更新。Circulation发表研究称,多次怀孕增加房颤风险
2月7日,国际著名的心脏杂志《循环》(Circulation)推出了“GoRedforWomen”专刊,以此呼吁关注女性心脏健康。该专刊中值得引起注意的一项研究是对女性健康研究的随访分析。该分析结果提示,多次怀孕可能会导致未来出现房颤的风险增加。与从来没有怀孕的女性相比,怀孕4次以上的女性出现房颤的风险会增加30%~50%。心梗室间隔穿孔部位不同,封堵疗效有差别吗?华中阜外研究
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梗最严重的机械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功能不全和心原性休克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其发生率约为0.2%~2.0%,其中前间隔发生的室间隔穿孔较为常见,占66%~78%,后间隔穿孔占17%~22%。与前间隔穿孔相比,后间隔穿孔时血流动力学更不稳定,穿孔特征更为复杂,瓣膜结构受到的影响更大,介入封堵治疗的效果少有报道。每周步走4小时的人即使发生脑卒中病情或更轻
有一种可怕就是半身不遂,大脑受损,而脑卒中就是其中常见病因。如何预防或减轻脑卒中所致残疾程度?近期一项瑞典研究发现运动是良药:平日里保持适量运动或能减轻脑卒中严重程度,比如一周最少步走4个小时或去游2~3个小时的泳。研究者发现,那些发生过脑卒中的老人有52%表示自己平时不怎么活动。研究显示,发生脑卒中后症状轻的比例,在不运动的老人中有73%,少量运动者中有85%,中等程度运动者中有89%。欧美随机对照试验问题多,近半数企业资助!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RCT分析
6月9日,欧洲心脏杂志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欧美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实践指南引用的随机对照试验中,仍有不少存在方法学问题和局限。比如,四成研究无活性药物对照,近半数研究由企业资助,2/3的研究观察到的治疗效果低于预期,1/3的研究观察到的治疗效果低于预期20%以上。作者指出,更好地了解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对于制定临床实践建议至关重要。杨进刚阜外2023-07-26 17:52:2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