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危房颤(左心耳封堵或优于新型抗凝药)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另外,在接受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中,主要心血管和神经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有降低的趋势(OR=0.84, 95% CI: 0.64–1.11, P=0.12)。
近期,中国、德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的学者联合开展的一项汇总分析表明,在高危房颤患者中,与新型口服抗凝药相比,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可显著降低大出血风险,同时不增加缺血事件发生风险,总体上比较安全。
这项汇总分析一共纳入1项随机对照研究(PRAGUE-17研究)和2项倾向评分匹配研究,共2849例房颤患者,其中1368例接受左心耳封堵术,其余1481例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在接受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中,98.8%成功封堵。
平均随访2年期间,与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患者相比,接受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中大出血事件(根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定义)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37%。
在接受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中,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7%,其中1.1%出现心包填塞,0.37%出现血栓栓塞事件,0.22%出现封堵器移位,0.66%出现需要干预的穿刺部位并发症,0.37%死亡。
两类患者中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或血栓栓塞、ISTH大出血和有临床意义的小出血事件、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风险相似。
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5岁,63.5%为男士,平均 CHA2DS2-VASc评分4.3分,平均HAS-BLED评分为3.4分。32.2%的患者之前有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7%有肾功能不全。
来源:Comparison of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 versus Non-Vitamin-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tion in High-Risk Atrial Fibrillation: An Update. J Cardiovasc Dev Dis. 2021;8(6):69.
阜外医院蒋雄京等在国内率先开展联合激光消蚀治疗下肢动脉疾病
对于慢性外周动脉疾病,置入支架已成为当前主流治疗方法,但支架再狭窄发生率高。传统治疗应用球囊扩张联合或不联合支架置入术,但由于患者血管内膜和细胞外基质增生显著,容量负荷较大,严重影响了二次手术效果。而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蒋雄京、车武强等应用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术联合球囊扩张治疗的一例股浅动脉支架闭塞,疗效显著。这位患者,男性,63岁,因“间歇性跛行2年余,加重3个月”入院。杨进刚阜外2023-08-05 12:26:48
0000达格列净获获FDA批准治疗心衰!“灵魂砍价药物”又一喜讯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日批准阿斯利康降糖药达格列净(安达唐)一个新的适应症,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成人患者,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以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的风险。近期,由葛均波、霍勇、李勇等制定的中国专家建议也指出,对于射血分数<40%的心力衰竭,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达格列净均可作为心衰的基础治疗药物之一。达格列净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SGLT2抑制剂。Lancet子刊称,不胖的人也应“饭吃八成饱”,少吃饭可明显改善健康
近期一项Lancet糖尿病和内分泌子刊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每天减少12%的热量(300卡路里)可改善非肥胖人群的代谢指标,并且可维持24个月。研究中限制热量组有143人,75人作为对照,基线体重指数为22-28,其中大部分为女性,研究持续2年。研究要求将热量限制25%,但实际上很难达到这一要求,研究最终平均减少了11.9%的热量摄入。日本提出急性心衰“就诊至给速尿时间”:60分钟内给速尿,院内死亡降61%
日本REALITY-AHF前瞻性研究显示,对于急性心衰患者,1小时内静射速尿,可使院内死亡率降低61%。研究者定义从就诊到速尿给药时间是指患者到达急诊的时间至首次静注速尿的时间(D2F)。本研究中,就诊后24小时内静注速尿的1291例急性心衰患者中,中位D2F时间为90分钟,仅37%患者在就诊60分钟内应用了速尿。这类患者多是通过救护车到达医院,而且多有更明显的充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