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睡眠习惯差(心理问题多,安徽学者研究)
周末夜间晚睡超出2小时,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初中、高中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风险分别增加107%、57%、166%和148%。
不午睡及午睡时间不到半小时,都是中小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
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这项研究共对深圳市宝安区6个街道14所学校30188名1~12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心理行为问题评定采用父母版与学生版困难与长处问卷调查,睡眠习惯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成长轨迹及健康指数调查问卷》。
小学低年级学生每晚睡眠时间不到8小时均增加心理行为问题风险;
午睡时间1~2小时,还是高中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
周末放纵也不是好事儿。
研究显示,与每晚睡8~9小时相比:
遗憾的是,这项研究显示,不论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是高中生,睡眠不足比例均高达90%以上,尤其是初高中学生,睡眠不足比例均在98%以上。
而近日安徽医科大学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陶芳标等对3万中小学生进行的研究发现,各种睡眠习惯与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密切相关。
初高中学生每晚睡不足6小时,心理行为问题风险分别增加153%和141%;睡觉时间超出9小时,心理行为问题风险分别增加137%和438%。
研究发现,早上不固定时间起床、晚上不固定时间睡觉、周末睡懒觉≥2 h是中小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
睡眠不规律也是中小学生常见问题。这项研究中,分别有15.5%和35.1%的学生起床和晚上入睡时间不规律,还有19.6%的学生周末睡懒觉,推迟起床时间≥2 h。
小学高年级学生每晚睡不足7小时增加心理行为问题风险;
来源:汪倩玲,张新东,伍晓艳,等. 睡眠状况与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关联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5):859-865
研究者指出,这些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影响的睡眠问题,现实中较普遍存在。改善这些睡眠问题特别是适宜睡眠时间、减少社会时差、增加午睡等行为有助于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这项研究中有19.9%的学生不午睡。研究显示,与午睡半小时到1小时相比:
胸腔镜下切除室间隔心肌可行!广东省医研究
对于有症状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建议进行手术治疗,目前,Morrow手术是金标准。大多数经验丰富的中心经主动脉途径进行扩大Morrow手术。广东省人民医院学者发表研究称,胸腔镜下经左心房二尖瓣入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同时延长二尖瓣前叶(TTM-AML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左室流出道梗阻,同时显著减少二尖瓣反流。TTM-AMLE的早期结果令人满意。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3:01:36
0000OCT可识别狭窄不严重的易损病变 !JACC哈医大于波团队研究
在心梗患者中,除罪犯病变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病变,也可导致不良心脏事件。近期,JACC刊发了哈尔滨医大附二院于波团队的一项研究。研究发现,在急性心梗患者中,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可发现有些狭窄不严重的非罪犯病变,若存在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和最小管腔面积<3.5mm2,则提示发生意外的风险高。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5:51:17
0000韩国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不宜吃鸡蛋
韩国学者在Nutrition&Diabetes发表研究称,2型糖尿病人多吃鸡蛋会增加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对于健康人群,吃鸡蛋的多少与其心血管疾病风险没有相关性。基于鸡蛋摄入量从高到低的4组:4.2个/周、1.6个/周、0.7个/周、0.1个/周,健康人群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没有差异。斯坦福大学研究称,电子烟损害血管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用于电子香烟的调味液,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不会减少尼古丁的吸入。研究者称,电子香烟不是传统香烟的安全替代品。本研究首次使用来源于ips细胞的内皮细胞来研究含尼古丁和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液体对其生存能力和功能的影响。心衰患者收缩压<110 mmHg,死亡风险增加!阜外医院李静等研究
心衰患者住院期间收缩压高低,与其预后有何关联?近日,阜外医院李静、黄星荷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因心衰入院的患者,住院期间收缩压较低,1年死亡风险增加;此外收缩压还与1年心衰再入院呈“J”型曲线。研究显示,入组的心衰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为16.9%,心衰再入院率为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