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刷牙(会短寿,50万国人研究)
3.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牙刷一般每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如果刷毛发生弯曲或倒伏,需立即更换。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至于脑出血, 此前美日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脑出血与口腔中一种携带名为“CNM”基因的变形链球菌有密切关系。人群有10%的人携带这种细菌。
中位随访9.6年,37870人死亡,56147人发生主要血管事件,包括7972例主要冠脉事件、40347例缺血性心脏病、37579例缺血性脑卒中、45316例脑卒中、815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 2,427例其他类型脑卒中。
还有9538人罹患糖尿病,25102人得癌,11054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166人得了慢性肾病,2206人发生肝硬化。
[1] Zhuang Z, Gao M, Lv J, et al. Associations of toothbrushing behaviour with risks of vascular and non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ese adults. Eur J Clin Invest. 2021 Jun 21:e13634. doi: 10.1111/eci.13634.
9.及时修复缺失牙齿。
研究显示,与经常刷牙的人相比,从不或很少刷牙的人,其主要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了12%,总的脑卒中风险增加了8%,脑出血风险增加了18%,肺心病风险增加了22%。
至于为啥不经常刷牙危害这么大,研究者表示,全身性炎症至少可解释其中部分增加血管疾病风险的机制,炎症毕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中角色非常不一般。而口腔卫生差则会加重炎症负担。
10.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口腔保健和治疗,以防发生交叉感染等。
另外,口腔卫生差可能本身就会引起血管疾病,之前有研究显示,治疗牙周疾病可降低C反应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改善内皮功能。
[3]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3, 14: 251-256.
关于不讲究口腔卫生有害心血管的研究已有一箩筐了。
研究者还发现,即使深入考虑体力活动、蔬果及肉类摄入、病史、体重指数、腰臀比等因素,不刷牙的危害同样巨大。
图1 30~79岁人群中,与经常刷牙者相比,很少或从不刷牙者主要血管病和非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4.提倡选择牙线或牙间刷辅助清洁牙间隙。可适当使用漱口水和口香糖。
这种细菌可能会与血管相结合,随着增龄和血压的增高,这些被细菌相缠的大脑动脉发生破裂,进而发生微出血或大出血。
这项研究也给予了回答:总是牙龈出血的人,其出血与血管事件并不相关,偶尔会有牙龈出血者主要血管事件风险更低。
5.尽量减少吃糖次数,少喝碳酸饮料;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吃东西。
至于经常甚少刷牙会增加癌症风险,之前就有研究发现,口腔卫生差,头颈部癌症和食道癌风险会增加。
8.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如果口腔出现不适、疼痛、牙龈出血、异味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除了增加心血管风险外,经常不刷牙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5%,癌症风险增加了9%,慢性阻塞性肺病风险增加了12%,肝硬化风险增加了25%。
附:《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要点:
7.提倡每年洗牙一次。洗牙过程可能会轻微出血或短暂牙齿敏感,但一般不会伤及牙龈和牙齿,更不会造成牙缝稀疏和牙齿松动。
6.吸烟可使罹患牙周病风险增高5倍;孕妇吸烟或被动吸烟,还可引起胎儿口腔颌面部畸形。
[2] Tonomura S, Ihara M, Kawano T, et 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deep microbleeds associated with cnm-positive Streptococcus mutans; a hospital cohort study. Sci Rep, 2016, 6:20074.
研究者发现,刷牙少的人有六成牙龈出血,而经常刷牙的人,仅5.4%的人牙龈出血。
之前还有数据表明,2016年我国仅有36.1%成人每天刷牙2次。
近日,中国前瞻性慢病研究对近50万国人的最新分析证实,拿起牙刷很重要!经常不刷牙,会增加血管疾病、癌症和死亡风险。
2.做到每人牙刷口杯不混用;个人可根据自己所需选用牙膏和牙刷,提倡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
为了改善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国家卫生健康委还发布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其中成人每天刷牙的比例到2025年要达到45%。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病人群庞大约有1亿,而口腔卫生差与此病密切相关,还有研究显示刷牙次数少还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相关。
遗憾的是,该项研究发现,有9.3%的人很少或从不刷牙,这部分不爱刷牙的人,男性多于女性,城里人和农村居民相似。而且,随着年龄增加,很少或不刷牙的人也增多。
而且,不讲究口腔卫生对主要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男女平等。
中国前瞻性慢病研究这项分析共纳入487198位国人,平均年龄51.5岁,41%为男性,43%为城里人。

来源:
有人会说,不刷牙是因为一刷牙就出血,出血是不是会增加血管事件风险?
注:校正年龄、性别、地区、教育、吸烟、饮酒和体重指数
1.每天至少要刷牙2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还要记住饭后漱口。
还有一项日本研究在万余人群中还发现,与每餐后均刷牙相比,每餐后都懒得刷牙是男性得糖尿病、女性血脂异常的风险因素。
美国发布“双心医学”科学声明:要像评估高血压一样,评估精神心理问题
1月2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精神健康、身心健康及大脑-心脏-身体关联”科学声明,可称得上是美国版的“双心医学”声明。声明建议,对于有心血管病的人和心血管高风险者,临床医生应常规评估心理和精神健康,就像评估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一样。该声明推荐,临床医生应采用简单的筛查工具,来常规评估患者是否有抑郁或焦虑,必要时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9-13 10:47:04
0000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口腔卫生比抗生素更重要!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一份预防草绿色链球菌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科学声明。草绿色链球菌多聚集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中,声明指出,对于接受牙科手术的某些心脏病患者而言,预防口腔细菌引起的心内膜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比使用抗生素更重要。这份新声明肯定了之前2007版指南的建议,即在某些牙科手术前,仅四类心脏病患者需处方抗生素以预防草绿色链球菌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美国心脏协会声明:<2岁儿童不要吃糖
对于“糖”的吸引力,孩子几乎都难以抵御。但美国心脏协会近期发表科学声明,不建议<2岁儿童吃糖,其他儿童每天吃糖少于25克。报告分析了目前的证据后,称糖没有什么营养,还增加了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肥胖相关肿瘤、龋齿的风险。南学者Meta分析研究显示:一成TAVR术后患者将新发房颤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新发房颤逐渐引起关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张瑶俊、朱灏等进行的Meta分析研究发现,TAVR术后新发房颤并不少见,发生率为11.1%。此外,经心尖途、手术相关心脏事件、手术相关出血事件、心房过大(每增加1mm/m2),均是TAVR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失眠 睡眠呼吸暂停最危险!澳大利亚研究
睡不着,睡着了又憋气,在很多人中可见。而一项来自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发现,有失眠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风险的人死亡风险增加。这项研究共纳入7000多人,其中74%无失眠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3%的人失眠,20%的人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3.3%的人既有失眠也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杨进刚阜外2023-09-30 08:40:3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