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高危者收缩压该(lt,120,新英格兰医学杂志SPRINT研究最终结果)
将严重不良事件和导致急诊就诊的不良事件合并后,晕厥在强化治疗组中更为常见。低血压和晕厥不良事件在患慢性肾脏病、身体虚弱或年龄较大的参与者中更为常见。

中位随访时间为3.33年。主要研究终点为心梗、其他急性冠脉综合征、中风、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或心原性死亡。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里程碑式研究——SPRINT研究的最终结果,证实在心血管风险增加的患者中,积极的血压管理,将收缩压控制在120 mmHg以下,可以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
但研究者认为,强化降压的潜在不利影响“非常可控”。患者可以很好地耐受这些不良事件,因此选择适当患者以及监测下,强化降压通常是安全的。
研究入选的患者为:接受或未接受降压药治疗的情况下收缩压130~180 mmHg,并且有至少一项其他心血管风险指标:临床或亚临床的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弗明汉心血管风险10年评分≥15%或者年龄≥75岁。
在最终分析中,强化降压组和标准降压组的主要研究终点的发生率分别为1.77%和2.40%,强化治疗使发生风险降低27%。类似于早期SPRINT研究的结果。
但是收缩压控制在120 mmHg以下,某些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
研究者纳入了9361名50岁及以上,收缩压在130~180 mmHg之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但没有糖尿病或中风病史的成年人。
研究者指出,急性肾损伤一般都是轻微的,在一年内肾功能几乎完全恢复,这可能是一种血液动力学效应。
来源:SPRINT Research Group. Final Report of a Trial of Intensive versus Standard Blood-Pressure Control. N Engl J Med, 2021, 384(20): 1921-1930.
作者表示,之前发表的研究中,一些结局事件数据尚有待确认,随访数据也尚未收集完整。
患者被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收缩压<120 mmHg)和标准降压组(收缩压<140 mmHg)。
强化降压组全因死亡率为1.06%,标准治疗组为1.41%,强化降压使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5%,同样类似于先前的结果。
图 两组患者的累计风险比
在安全性方面,强化降压组的低血压、电解质异常、急性肾损伤或衰竭以及晕厥的发生率明显更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将试验和试验后的随访数据结合起来(总共3.88年),发现降压获益和不良事件的模式相似;然而,两组间心衰的发生率没有差异。
此外,一项基于所有数据的独立分析显示,强化降压组的首次和复发主要终点事件明显少于标准治疗组(435次事件 vs.552次事件;HR:=0.78, P<0.001)。
吃肉多,握力差!?天津医大研究
手无缚鸡之力,是一个人肌肉力量衰减的表现,而肌力衰减会增加心脏代谢疾病风险、死亡风险。近日,天津医科大学牛凯军等进行的研究表明,多吃甜食或动物食品者握力小,而坚持健康的饮食方式,让人更有劲儿。而且研究显示,甜食或动物食品吃得越多,握力低的风险越高。而且,这种效应在男女中相似。图1三种饮食模式不同四分位低握力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10 16:47:04
0000喝水少惹祸端:让人变笨、危害血管和心动过速
人是水做的,好好喝水有多重要?让人变笨有时候是不是会有这种感觉:睡了一晚好觉,可是第二天还是精神气不够,脑子还慢半拍?近日一项美国研究提示,这可能是喝水少捣的鬼。研究显示,脱水与大脑灵敏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当身体失水量为体重2%的时候,人的精神状态就开始亮红灯,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和专注力均会大打折扣。值得注意的是,脱水2%的时候,个体可能并不感到口渴。全球约二成2型糖尿病,归因于空气污染!柳叶刀子刊
在全球范围内,2型糖尿病越来越多。除了生活方式和代谢风险因素,流行病学等研究证据也表明长期暴露于PM2.5也与糖尿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近日,柳叶刀子刊发表研究数据提示,空气污染是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2019年,全球约20%的2型糖尿病负担归因于PM2.5暴露。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0:11:43
0000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专家共识的12个要点
规范的抗凝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减少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为了促进VTE抗凝治疗,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制定《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微循环血栓防治专家共识》。其中要点见下:1.普通肝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使用时注意复查血小板。血小板减少症一旦成立,应立即停用普通肝素。严重者可用硫酸鱼精蛋白中和。MNT点评2016心血管领域十大进展:预防和急救受关注
科学研究的一小步,就是遏制心血管疾病的一大步。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这一年心血管领域都有哪些进展很是惹眼?近日MNT网站就此进行了总结。新他汀共识:“今天他汀类吗”还是很重要心血管病预防,是永恒的主题。11月,美国预防工作组(USPSTF)正式发布了他汀类药物用于成人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专家共识声明。(JAMA,2016,316:1997-2007.)该声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