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倍增心血管事件风险(ACC,2021研究)
研究者指出,糖尿病前期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即使不进展为糖尿病。
研究者认为,每个人都应关注自己的血糖值,并从一开始就应预防血糖的升高。
即使校正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胆固醇、睡眠呼吸暂停、吸烟和外周动脉疾病等因素,高血糖水平与心血管事件之间仍显著相关。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2021年会一项研究发现,与血糖水平正常者相比,糖尿病前期可使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几乎增加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有糖尿病前期的人血糖恢复了正常,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仍较高。
研究分析了2006~2020年25829人的数据,进行了为期14年的随访。
研究显示,在平均5年的随访中,有18%的糖尿病前期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而血糖正常者仅11%发生事件。
来源: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研究者表示,较高的血糖水平会引起血管内炎症,导致内皮损伤和血管狭窄,最终发生心血管事件。
0000
相关推荐
新版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出台:建议立法限制加工食品中的有害成份
在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心力衰竭大会暨第三届世界急性心力衰竭大会上,由ESC和其他九个协会共同制定的新版《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也露面了,并同步发表于《欧洲心脏病学杂志》、《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等杂志。指南指出,如若在一个欧洲国家降低人群1%的心血管风险,每年就能预防25000例心血管事件,节省4千万欧元。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强有力的法律和政策的保障是必要的。JACC多中心研究称,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梗诊治流程有效
还对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应用高敏肌钙蛋白(hs-cTn)排除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0/1-h算法有疑问?近日JACC发表的一项多中心研究对此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对于疑似NSTEMI的患者应用hs-cTnT和hs-cTnI的0/1-h算法来诊断,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好。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34:19
0001瑞士研究称:他汀用的有点过头了
血脂高的人很多,他汀一直也很火,不过近期AnnInternMed发布的一项瑞士研究认为,他汀用的有点过头了。研究表明,在比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7.5%~10%更高的门槛给予他汀进行一级心血管病预防,患者净获益更大。研究者认为,该研究提示,指南推荐他汀类药物进行一级预防时,应该用更高的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门槛,而且还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使用他汀类型综合考虑。【海峡会2019】CAMI研究:县级医院心梗患者病死率高,高龄多、病情重、再灌注率低是主因
在海峡心血管病高峰论坛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进刚医生报告了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的部分结果。他介绍,中国农村居民急性心梗死亡率快速上升,增速远超城市居民。为此,CAMI研究重点比较了省部级、地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特征、治疗手段以及预后的差异。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4:06:16
0000我国高风险居民,生活方式最不健康!阜外医院鲁向峰等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而近日阜外医院鲁向峰等基于两项大型全国性调查研究发现,我国35~74岁居民的膳食和运动情况普遍不理想,其中高风险居民膳食和身体活动情况最差。高风险人群的蔬菜水果和鱼类摄入少,体力活动不足问题突出,其中女性膳食、体力活动不足问题尤为严重。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5:16:4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