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内房颤(应优先转成窦律,BMJ韩国研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中位随访2.1年时,诊断房颤1年内,与接受心率控制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节律控制治疗的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缺血性中风、因心衰住院、急性心梗)的风险降低了19%。
而在诊断房颤超过1年的患者中,控制心率和控制节律对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无明显差别。
该研究显示,不论是较早(诊断房颤1年内)还是较晚(诊断房颤超1年)启动治疗,控制心脏节律者中安全性事件的发生风险并不高于控制心率的患者。
5月11日,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一项韩国全国性研究提示,诊断房颤1年内,与控制心率相比,尽早控制心脏节律能预防更多的心血管事件,但对于1年以上的房颤患者无额外益处。
来源:Treatment timing and the effects of rhythm control strateg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BMJ, 2021, 373: n991.
该研究从韩国全国健康保险服务数据库中纳入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因房颤新接受节律控制(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消融)或心率控制治疗的22 635例患者,其中54%为男士,中位年龄为70岁。
不论是在诊断房颤1年内还是超过1年的患者中,控制心率和控制节律的安全事件发生风险均相似。
研究者指出,既往有两项大规模研究发现,与控制心率相比,控制心脏节律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住院。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PCSK-9抑制剂联合他汀,半年可降低LDL-C水平43%!陈韵岱等真实世界研究
大量研究证实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心血管疾病进展的因果关系,但临床实际中,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控制得如何?近日,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等发表来自真实世界的研究表明,PCSK-9抑制剂联合他汀治疗降脂效果明显,但远期获益尚需进一步明确。睡得晚,或睡不够,易变胖!全球近14万人分析
如今,睡眠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据报道,大约有1/3的成年人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目前指南建议,成年人每晚应至少睡7个小时,但没有明确最佳的上床睡觉和早起时间。之前有Meta分析发现,每天睡眠不足6.5小时,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预防痴呆,控制舒张压更重要?
发表在Strok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示,评估痴呆、脑卒中、摔倒等风险,舒张压或更重要。这项研究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对1205位≥50岁男女进行脑部扫描发现,舒张压高于90mmHg的人脑白质病变要比舒张压低于80mmHg的人更多见。脑白质病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而脑室周围白质病变往往与认知问题密切相关。此外,白质病变还会增加脑卒中及记忆障碍等的发生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01 10:23:510000怀孕就是让心脏做负荷试验!瑞典200多万产妇研究
怀孕生娃不容易,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围产期心肌病等并发症并不少见,生娃更是被形容“就像走了一趟鬼门关”。既往研究发现,怀孕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变化对产妇可能有长期的影响,早产会导致更多的问题。近期,JACC发表的一项瑞典全国性研究表明,对于产后女士来说,早产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强烈独立危险因素。杨进刚阜外2023-09-06 18:03:500000阜外医院宋云虎等研究称,这个简单指标可预测肥厚型心肌病发生房颤
阜外医院宋云虎、张昌伟等研究提示,血浆BNP水平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密切相关,BNP水平的异常增高可能预示着此类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较高。本组166例具有外科手术适应证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中,心房颤动发生率为15.7%。与非心房颤动组相比,心房颤动组左心房内径较大、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这提示心房颤动的发生与上述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