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常伴高血压,2千万国人的研究)
此外,在超重(体重指数≥24 kg/m2)、饮酒和吸烟人群中,谷丙转氨酶与血压升高的关系甚至更强。
来源:Jia J, Yang Y, Liu F,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hypertension: A national based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among over 21 million Chinese adults.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21 Mar 19;21(1):145.
该研究共对国家免费孕前检查项目2016~2017年的2110万人进行了分析,中位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为20 U/L。其中4.21%有高血压,11.67%谷丙转氨酶>40 U/L。
在考虑了潜在混杂因素后,谷丙转氨酶水平和高血压呈较强的线性关系。
近日,一项对2千万国人的研究表明,谷丙转氨酶升高,表明肝脏代谢异常,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展过程。
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40 U/L)增加55%的高血压风险。
注: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协变量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地区、教育程度、体重指数、平均食盐摄入量、糖尿病史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状态

研究显示,在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为8.56%,明显高于谷丙转氨酶正常的居民(3.63%)。
图1 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与高血压发生风险
与血清谷丙转氨酶≤20 U/L的人群相比,20~40、40~60、60~80和>80的人群,高血压风险分别增加22%、67%、78%和92%。
在校正多因素后,与谷丙转氨酶水平正常者相比,谷丙转氨酶异常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1.19 mmHg和0.88 mmHg。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谷丙转氨酶每升高20 U/L,收缩压升高1.83 mmHg,舒张压升高1.20 mmHg。
上海疾控中心研究:食物胆固醇与血胆固醇呈线性相关
胆固醇、脂肪,食物中这些成分往往让人想起心血管病。近日,上海疾控中心进行的研究显示,高胆固醇食物吃多了,血脂异常风险就会增加,而女性比男性更为敏感,而饮食脂肪酸与血脂异常无关。研究显示,饮食中胆固醇与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是线性相关的。我国不同级别医院急性心梗救治死亡率差异巨大!JAMA子刊CAMI研究最新分析
中国地域辽阔,地域差异更大,医疗水平也参差不齐。近期,阜外医院杨跃进、许海燕等发表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据显示,从省级到市级医院再到县级医院,我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死亡率有明显的差别:省级医院为3.1%,市级医院为5.3%,而县级医院高达10.2%。研究发现,我国患者再灌注率使用率较低,且不同级别的医院存在明显差别。杨进刚阜外2023-09-10 14:02:33
0000降脂,进入联合治疗时代!?柳叶刀随机研究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目前指南建议,在考虑加用非他汀类药物前,应先使用最高耐受剂量的他汀进行单药治疗。7月18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来自韩国的随机、开放标签、非劣效性研究表明,与高强度他汀单药治疗相比,中等强度他汀和依折麦布联合治疗让患者的LDL-C达标率(LDL-C<1.8mmol/L)更高,同时耐受性更好。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3:56:47
0000Cell子刊研究称,二成瘦人易患心脏病,原因竟是屁股小
很多人觉得自己屁股大,腿粗,不美观,德国学者在Cell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却称,屁股大可能是一件好事。该研究发现,在体重正常的人中,有18%的人死亡或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非常高,原因是其代谢是有问题。代谢有问题是指血压偏高(≥130/80mmHg)、空腹甘油三酯高(≥1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血糖偏高、炎症水平高(高敏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3:16:0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