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是司机猝死重要诱因,中国21位猝死司机分析)
研究者表示,应该将冠心病严重程度和过度劳累的客观评估标准纳入到健康相关的驾驶法规中。
这项研究收集了2015~2019年因冠心病猝死者21人,其中12人短时间死亡,9人心肌梗死发作后12小时后死亡。
鉴于无症状心肌梗死的危害,有必要建议对于严重冠脉粥样硬化的人,尤其是伴有心脏肥厚、高血压或有心梗病史者,应建议不要开车或至少限制开车。
网络报端常可见到“司机师傅”猝死的新闻。
作者表示,长期加班,不仅会导致血压升高,而且也增加了心血管病风险。之前有研究显示,每周工作60小时以上,心血管病所致猝死的可能性加倍。
据悉,目前颁发的《GB18463-2001-机动车驾驶员身体条件及其测评要求》仅对考驾照前的身体素质进行了规定,但对于已经拿到驾照的人没有要求。
研究发现,仅有2人在开车过程发生猝死前中称腹部不适或恶心,余者19例均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没把它当回事儿。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对21名猝死的司机进行了调查,发现有10人每月加班超过80个小时,4人每月加班超过45小时,7人每月也加班,但不到45小时。也就说14人生前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状态。
看来,疲劳驾驶危害极大,不但可导致严重事故,司机自己也会有健康问题。之前有研究称,睡眠不足5小时,驾车危险堪比酒驾。
比如这条:武汉一滴滴司机失联两天,被发现猝死车中,生前连续工作38小时。
研究者指出,这提示,心脏肥大、严重冠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之前有心梗病史及脂肪肝均是冠心病猝死的危险因素。
研究者指出,对于经常开车的40~60岁男性,应定期体检,尤其是那些有高血压、经常加班或之前有心脏病者。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这些死者平均年龄为47岁(40~60岁),均为男性,其中12人有高血压病史,8人有心梗病史,4人有脂肪肝;所有患者至少1支主要冠脉重度狭窄,左前降支冠脉粥样硬化和狭窄程度最为严重。
研究者表示,理论上讲,这些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如果能及时诊断和就医就有机会避免悲剧发生。不论如何,定期体格检查并评估缺血性心脏病严重程度非常重要。
来源:Miao Q, Zhang YL, Miao QF, et al. Sudden Death from Ischemic Heart Disease While Driving: Cardiac Patholog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Med Sci Monit. 2021 Jan 26;27:e929212. doi: 10.12659/MSM.929212.
值得注意的是,8人有心梗病史死者的家属均表示,死者生前并无心脏病病史,这表明,之前发生的心肌梗死均是无症状心肌梗死。
老年人吃糯米粽子要小心!端午节祝福中的隐忧
端午节就要到了,基本上家家都要吃粽子。早年发端午节祝福短信,有个是这么说的:我是棕叶你是米,层层叠叠裹住你;你是嘴巴我是米,美味香粽勾引你;香粽包了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转发短信息,不然粽子噎死你,端午节快乐!你别说,这条短信还真挺恶毒的,因为吃粽子还真有可能会噎死人,尤其是糯米粽子。网上还时不时看到吃粽子噎死人的报道。三分之一患者无反应,去肾神经术并非万能!SCAI立场声明草案
由于预计近期美国FDA会批准至少一种去肾神经术(RDN)研究器械用来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高血压,近日,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撰写了一份立场声明草案文件,在其网站征求意见。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1:10:07
0000老年人要想记忆力好,就要多参加社交活动
岁数大了,记忆力不好了!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要保持良好的记忆力,我们可以这样做!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神经科专学家指出,55岁以上人群,要保持良好记忆,就要多参与社交活动以及新颖的认知活动。认知下降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这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最初症状之一。记忆衰退的干预对于预防或延缓这些疾病至关重要。胖人易房颤,腰粗男士要小心!英美210万人分析
已经有不少研究表明,肥胖是房颤的重要危险因素。4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纳入210万美国和英国成年人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而且,在同等条件下,男士的房颤风险高于女士。该研究还提示,在评估男士和女士的房颤风险时,可能需要用不同的肥胖评估指标。对于女士来说,体重指数能提供能多的信息。而对于男士,腹型肥胖更能说明问题,所以腰围可能是更好的评估指标。老年女士“日行一万步”可能没必要!JAMA子刊研究称,每天7500步最合适,快走或慢走都行
时下注重健康的人越来越多,“日行一万步”似乎成为很重要的运动目标之一。但是,“日行一万步”有没有科学根据?每天走多少步最合适?近日,美国布莱姆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在JAMA内科学子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对于老年女士来说,每天大约走4400步就有好处,每天7500步左右时最好。该研究还显示,快走和慢走与死亡并无关联,即快走或慢走都无所谓,只有步数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