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男士三次心梗(原因竟是,吃葱和蒜,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病例)
1991年Kounis 等首次提出了过敏反应性心绞痛的概念,后来将过敏反应相关的心绞痛和急性心梗统称为 Kounis综合征。
根据发病机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分为 3 种类型:Ⅰ型(冠状动脉正常型):与过敏反应引起冠脉痉挛有关;Ⅱ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过敏反应引起有粥样硬化病变的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和(或)痉挛;Ⅲ型是冠脉支架内血栓型。
三次急性心梗与食物过敏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联性,考虑为食物过敏导致的反复心梗。
医生对左前降支近中段再次行支架内球囊扩张。
张行, 郭倩玉, 徐建强, 卢成志. 过敏反应相关的反复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中国循环杂志. 2020,35(12):1245-1247.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0.12.015【原文下载】
经治疗,这位男士病情好转。坚持服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并避免食用大葱、蒜,未再出现皮疹及胸痛,未再出现过敏反应及急性心梗。
这位男士,三次心梗均与进食相关,食物中均包含生葱或生蒜,且进食后均伴皮肤瘙痒或皮疹,总过敏原(总 IgE)明显升高,过敏原检测示葱、蒜过敏,考虑为进食生葱或生蒜后引起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导致急性心梗的机制是,当过敏原进入人体后,通过结合特异性 IgE 抗体,使肥大细胞激活、发生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进入循环系统,这些炎性介质包括组胺、中性蛋白酶(胃促胰酶、类胰蛋白酶)及白三烯、血栓素等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来源:
图:左主干无狭窄,左前降支开口完全闭塞可见血栓影,左回旋支近段串珠样改变伴次全闭塞,狭窄 80%~90%,远端血流 TIMI 3 级,钝缘支近段狭窄 70%
心电图仍提示前壁心梗(图1)。
查体可见周身散在红色皮疹。
术后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治疗。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再获殊荣!中国循环杂志主办“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2020年度入选项目,此次共有46个项目入选,“阜外说心脏”位列其中!
一位48岁男士,发生了三次心梗。
第一次在1年前,造影显示,前降支闭塞,左回旋支也有病变,于左前降支放了 1枚支架。
半年前,这位男士饭后再发胸痛,伴皮肤瘙痒、出汗,到医院一看,又是“急性前壁心梗”,造影示左前降支开口完全闭塞,支架内血栓影;左回旋支近段串珠样改变,狭窄 80%~90%。
在患者接触过敏原、发生过敏反应时,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冠脉痉挛、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导致心绞痛或急性心梗。
第一次考虑为 Kounis 综合征Ⅱ型;第二、第三次发病均为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考虑为 Kounis 综合征Ⅲ型。
这位男士5小时前于餐后(餐中含有大葱)10分钟左右出现周身散在皮疹,伴瘙痒,后出现压迫样胸痛,伴胸闷憋气,后出现意识模糊摔倒于地,1分钟后意识恢复,呼叫120到了医院。
过敏反应性急性心梗:类型和机制
2018年,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曾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品牌活动推荐名单。“阜外说心脏”系列患者教育节目,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指导,《中国循环杂志》主办。
对左前降支行球囊扩张。之后予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肝素抗凝、阿托伐他汀等治疗。
组胺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同时可通过诱导组织因子的表达进而影响凝血功能。中性蛋白酶可通过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斑块纤维帽中的胶原纤维,引起粥样斑块侵蚀和破裂。白三烯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血栓素具有促使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的作用。
急诊造影发现左前降支开口完全闭塞,可见血栓影;左回旋支近段串珠样改变,伴次全闭塞,狭窄80%~99%。术前IVUS发现原支架贴壁及扩张良好,支架近段可见血栓。
查总过敏原(总 IgE)563×103 U/L,过敏原检测示葱、蒜过敏,皮肤科建议积极规避可疑过敏原,予抗过敏治疗。
【本刊精选】预防老年人对比剂肾病:前列地尔或有前景
对比剂肾病(CIN)是应用含碘对比剂后常见并发症,其已经成为医院获得性肾衰竭的第三大病因。老年心血管患者多合并各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CIN已经成为老年患者PC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对于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预防CIN至关重要。临床上常常采用水化治疗预防CIN发生,但预防CIN的最优化治疗策略仍不确定。右心导管时抬腿,可帮助诊断舒张性心衰!Circulation子刊研究
运动右心导管检查是诊断舒张性心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金标准,当怀疑患者有舒张性心衰但静息时左心室充盈压正常时可应用该检查,但在右心导管检查期间进行运动不方便。近日,荷兰学者研究称,右心导管检查中不用运动,仅在被动抬腿时测得的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9mmHg诊断舒张性心衰的准确率达100%,<11mmHg可排除舒张性心衰。杨进刚阜外2023-09-24 16:46:410004曾有消化道出血,房颤抗凝应优选新型药物!韩国研究
一项来自韩国的研究提示,房颤患者如果有消化道出血史,新型口服抗凝药是比华法林更好的选择。研究者发现,在既往有过消化道出血的房颤患者中,与服用华法林者相比,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者出现缺血性中风、大出血及两者的复合事件的风险会显著降低,分别降低39.2%、26.9%、33.9%,全因死亡风险也降低18%。强化降压,可减少7%体位性低血压风险!5研究荟萃分析
很多人担心强化降压会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甚至有推荐认为在降压前或降压时应筛查体位性低血压,真的如此吗?近日一项纳入5项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给了颗“定心丸”,研究显示,强化降压不仅不增加体位性低血压风险,反而可降低这种风险。研究者认为,不论是之前有体位性低血压还是接受强化降压时存在体位性低血压,都不应视为不采取降压或避免强化降压的理由。超声证实左束支起搏安全性良好!阜外医院研究
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但该术式目前仍处于早期研究阶段,其操作安全性、标准术式以及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阜外医院逄坤静等采用超声心动图方法初步证实LBBP短期随访起搏电极位置及安全性良好。研究纳入LBBP患者122例,其中起搏器植入86例(起搏器组),左束支再同步(L-GRT)植入36例(L-CRT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