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可防可治(房颤管理系列文章)

在已确诊的房颤患者中,当前吸烟与许多不良事件相关,包括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死亡和主要出血事件。
文章指出,很明显,生活方式因素在房颤的病因和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积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管理,可降低日益加重的房颤负担。
文章指出,近年来,心血管危险因素管理已成为房颤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证明了其在减轻房颤负担的有效性。
心房重构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在每天大量饮酒的人中,消融失败的风险更大。
文章指出,高血压、肥胖、糖尿病、活动少、饮酒、吸烟这些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房颤发病率。
吸烟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障碍和促进血栓前状态升高的已知因素,所有这些都促使房颤的发生。
导管消融术后,每天饮酒的人房颤复发的风险增加。
在大多数研究中,酒精摄入与房颤的发生有着一致的相关性。这一发现也在多个Meta分析中得到证实。
一系列研究表明房颤与目前吸烟有关,风险估计增加32%~200%。一项Meta分析发现,目前吸烟导致的房颤风险增加了23%。
流行病学研究明,糖尿病使房颤风险增加约三分之一。
高血压:房颤最强危险因素
最近,另一项纳入29项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目前和以前吸烟的人房颤风险增加,每天额外吸烟10支,风险增加14%。
此外,血压130-139 mmHg者房颤风险已经显著增加。
饮酒:增加房颤复发风险
肥胖男性和女性发生房颤的风险分别增加52%和46%。
有永久性房颤的患者,规律的体育锻炼可改善生活质量,降低静息心率。
近几十年来,肥胖大流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房颤的流行。许多流行病学研究中一致表明,肥胖与房颤发展密切相关。
弗明汉队列超过50年的随访表明,归因于高血压的房颤风险为19.5%。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研究中,高血压的归因风险为21.6%。
肥胖流行:增加房颤负担
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导管消融后完全戒酒的患者,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更小。
来源:Gallagher C, et al. Lifestyle as a Risk Factor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Card Electrophysiol Clin. 2021,13(1):263-272.
吸烟:大幅增加房颤风险
糖尿病和甲亢:不可忽视
中等体力活动可防房颤
图 房颤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
在妇女健康研究中,与体重指数<30 kg/m2者相比,5年随访中进展至肥胖者房颤风险增加了41%。
此外,甲亢也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病史长和血糖控制较差也可能是房颤发生的重要因素。
在1998年至2007年的队列研究中,72.3%的房颤患者超重或肥胖。
建议将体力活动作为房颤一级预防策略的一部分。
血糖控制和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状态可改善药物或电复律和导管消融的结果。
近日,心脏电生理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并刊发同期述评,阐述了传统危险因素与房颤的关系。
研究发现,中等水平的体力活动可降低发生房颤的风险,在运动试验中每增加一次代谢当量,可降低7%的风险。
基于目前的研究证据,评估总体心血管风险,同时管理多种危险因素都有可能降低房颤发生的风险。
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为目标的强化控制血糖可降低房颤风险,而目标糖化血红蛋白为7.0%~7.9%,尚未显示可降低房颤风险。
瑞典学者称,他汀降脂不达标有三个主要原因:不良反应、依从性差和中低效他汀
对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高脂血症患者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能否达标受多个因素影响。近期公布的一项瑞典研究发现,出现他汀相关的不良反应是LDL-C不达标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他汀治疗的依从性差以及服用效力较弱的他汀也是重要的两个原因。研究者指出,欧洲相关指南建议心脏病患者LDL-C水平降低至1.8mmol/L以下,但仅有1/5服用降脂药物的患者达到这一目标。Lancet杂志文章强调他汀安全:1万人使用他汀5年,仅有5人发生肌病
近日,Lancet杂志发表一项研究称,一直以来,他汀类药物带来的获益有所被低估,而其可能的危害却被放大。“放大他汀不良反应的结果就是阻碍了人群从中获取的心血管受益,潜在增加公众健康的医疗成本,”作者指出。作者估算,如果1万人使用他汀5年,使胆固醇降低2mmol/L,对于已有心血管病的患者,可以减少1千人发生心血管事件;对于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人,可以减少500人发病。从小管好血压、血脂和体重,中年脑子更灵光!Circulation芬兰研究
中年时如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超重或肥胖,认知功能可能会受损害。如果儿童期就开始出现这些心血管危险因素,可能就已经影响认知功能了。5月10日,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一项芬兰研究发现,从儿童期至中年期,如果收缩压或总胆固醇一直较高,或者一直偏胖,中年时认知功能就较差。而且,心血管危险因素个数越多,中年时认知功能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