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空气污染(心梗死亡风险也显著增加,JACC湖北15万例心梗死亡分析)
“阜外说心脏”系列患者教育节目,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指导,《中国循环杂志》主办。
来源:Short-Term Exposure to Ambient Air Pollution and Mortality From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Am Coll Cardiol. 2021, 77(3):271–281.
既往研究表明,短期空气污染暴露,心肌梗死风险就会增加。
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二氧化氮暴露对心梗死亡风险的影响更明显。
2018年,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曾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PM2.5、PM10暴露量处于较低水平时,心梗死亡风险即开始急剧增加。
但二氧化氮暴露水平与心梗死亡风险呈线性相关,即心梗死亡风险随二氧化氮暴露水平升高而增加。
JACC发表的一项纳入我国湖北15万余例心梗死亡病例的研究发现,短期空气污染暴露,心梗死亡风险也显著增加。
该研究采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于2013~2018年从湖北省纳入15万多例心梗死亡病例,其中98.2%死于急性心梗。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空气污染对心血管死亡的急性不良影响提供了信息,提示不论一般人群还是政策制定者,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空气污染暴露,尤其是老年人群和心梗高风险人群。
PM2.5(<33.3 μg/m3时)、PM10(<57.3 μg/m3时)、二氧化氮暴露水平每升高10 μg/m3,心梗死亡风险分别增加4.14%、2.67%、1.46%。
PM2.5、PM10暴露水平分别为33.3 μg/m3和57.3 μg/m3时,心梗死亡风险最高,此后保持平稳。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再获殊荣!中国循环杂志主办“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2020年度入选项目,此次共有46个项目入选,“阜外说心脏”位列其中!
分析显示,心梗患者死亡前一天和当天的平均PM2.5、PM10、二氧化氮暴露水平与心梗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患者死亡时年龄最小为12.7岁,最大为114.9岁,平均为75.2岁。
丹麦21万人6年随访新证据:质子泵抑制剂增加缺血性卒中和心肌梗死风险
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揭示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心血管风险。10月12日,《内科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来自丹麦的研究表明,PPI与缺血性卒中和心肌梗死风险增加有关,长期大量应用PPI者这两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尤其高。这项研究纳入近21.5万例既往无卒中或心肌梗死病史、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受试者,中位随访5.8年。Lancet研究称,脑出血恢复后仍可使用阿司匹林
近日,Lancet杂志报道的RESTART试验,为老药阿司匹林扳回一局:支持阿司匹林用于脑出血的二级预防。RESTART试验共纳入122家医院537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预防闭塞性血管病且发生脑出血中位76天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发生脑出血后立即中断抗栓治疗,这些患者均在脑出血发生后存活至少24小时。围术期心梗预后差!丹麦研究
围术期心梗是非心脏手术的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之一。一项来自丹麦的队列研究发现,与非手术心梗患者相比,围术期心梗患者的全因死亡、静脉血栓栓塞、急性肾损伤风险均显著升高。进一步分析表明,围术期心梗患者的不良预后似乎与手术或潜在合并症有关。该研究纳入2000~2016年丹麦首次发生心梗的患者,其中5068例为围术期心梗患者,137862例非手术心梗患者作为对照。杨进刚阜外2023-09-28 08:41:390000阜外医院熊辉:杂交手术治疗冠脉多支血管病变趋势
对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心肌血运重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两种主流的技术。近年来,结合外科和介入治疗高危患者血运重建的杂交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熊辉教授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在本刊撰文介绍了目前杂交技术的发展趋势。解放军总医院和渝斌等:高血压家族史增加隐蔽性高血压风险
每年体检,是不是量完血压,一看是正常值就很放心?这里要警惕一种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就是指在诊室血压<140/90mmHg,而在家自测血压或日间平均动态血压≥135/85mmHg的现象。在一般人群中,隐蔽性高血压发病率并不低,约10%~20%,而且年轻人中更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