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胃镜可指导治疗决策(阜外医院杨伟宪和乔树宾等研究)
研究者指出,磁控胶囊胃镜是近年研发的主动、精确控制覆盖接近全消化道(结肠除外 )黏膜损伤的先进检测方法。与传统电子胃镜和肠镜比较,磁控胶囊胃镜检查痛苦小,患者依从性强 。
“阜外说心脏”系列患者教育节目,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指导,《中国循环杂志》主办。
1 例患者在心脏搭桥术前磁控胶囊胃镜检查提示活动性溃疡,经近 1 个月的规范治疗再手术, 术后消化道出血风险降低。
该研究纳入行磁控胶囊胃镜检查的2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
该研究团队发现,磁控胶囊胃镜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消化道检查安全、有效,对于评估抗血小板药物对胃黏膜的损害程度有重要意义。
1 例患者术前因发现胃癌,未行冠脉介入治疗。
240例患者中,仅 1 例患者因吞咽困难未完成磁控胶囊胃镜检查,无 1 例胶囊滞留消化道,检查过程患者无不适。
他们在术前发现1例重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冠脉造影提示三支病变,由于病情稳定未行介入治疗,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患者在检查后 3 个月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经治疗好转。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再获殊荣!中国循环杂志主办“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2020年度入选项目,此次共有46个项目入选,“阜外说心脏”位列其中!
结果显示,77.5%的患者合并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急性胃炎36例,糜烂性胃炎96例,十二指肠糜烂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0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7例,贲门炎3例,十二指肠炎17例,小肠炎23例,胃部息肉17例,胃癌1例。
1 例患者磁控胶囊胃镜提示重度糜烂性胃炎,因频繁发作心绞痛,行冠脉造影显示右冠 95% 狭窄,左前降支80% 狭窄,右冠行药物球囊治疗,服用 1 个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改为单用氯吡格雷治疗,3 个月后复查胃镜糜烂性胃炎已治愈,左前降支置入支架。
240例患者中,既往曾服用阿司匹林172例(71.7%),曾服用氯吡格雷114例(47.5%),曾服用替格瑞洛28例(11.7%),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109例(45.4%),糜烂性胃炎96例(40.0%),胃或十二指肠溃疡7例(2.9%)。
来源:刘蓉,胡奉环,宋雷,等. 磁控胶囊胃镜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消化道检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1241-1244.
磁控胶囊胃镜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介入术后做此项检查可避免因停药造成的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有利于对该类患者胃黏膜损伤的评估。
其次,对于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如左主干病变、严重三支病变患者不能耐受普通胃镜检查,容易诱发心肌缺血,而磁控胶囊胃镜检查无需停药、无需插管、无需麻醉,容易被受试者接受,不易诱发心肌缺血。
2018年,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曾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近期,阜外医院杨伟宪、乔树宾等报告了该院2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用磁控胶囊胃镜进行消化道检查的经验。
研究者发现,磁控胶囊胃镜还可指导冠心病治疗方案的制定。
心衰,更"青睐"男士!开滦研究新分析
一项基于开滦研究的新分析提示,男士新发心衰的风险明显高于女士。研究者指出,这说明,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应注意对心衰的预防,预防和及时处理房颤是降低心衰发病的有效手段,例如通过服药、射频导管消融转复窦性心律或者通过控制心室率等方法处理房颤,从而降低心衰的发病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3:51:350000ACC发布外周动脉疾病介入适宜标准: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石
12月17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联合美国心脏协会(AHA)等其他四个学会在JACC发表了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外周动脉介入治疗的适宜使用标准。该适宜使用标准的要点如下:人工智能评估心功能,潜力巨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来对于医生而言,最锐利的“器”或许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通过模拟人类的学习思维过程,分析当前大数据时代下繁杂的数据,提高人类工作效率的一种工具。人工智能在心血管疾病的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比如对瓣膜病的严重程度评估和预后预测、预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识别心律失常等方面。阜外医院超声影像中心吴伟春、蔡雨琪就人工智能在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在我刊进行了阐述。美研究称,≥75岁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替格瑞洛优于氯吡格雷
自2011年以来,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大多数≥75岁的老年患者接受了更有效的P2Y12抑制剂替格瑞洛治疗。近期,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接受急诊PCI的≥75岁的STEMI患者应用替格瑞洛优于氯吡格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介入治疗后,可使左室缩小!西研究
西学者研究发现,主动脉瓣单纯关闭不全患者在经心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左室腔呈现明显缩小的趋势,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逐渐减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也明显提高,呈现出左心室逆重构现象。本研究发现,患者TAVR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大幅度减小发生在术后出院时,术后1个月仍有所减小,但幅度较小,与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