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无钙化的糖尿病患者风险较低(JACC子刊研究)
目前,有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人一律被认为是心血管病中高风险人群。因此,现行指南建议,40~75岁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70 mg/dl,不论其估算心血管风险如何,均应服用他汀进行一级预防。
[1]Predicting Long-Term Absence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in Metabolic Syndrome and Diabetes: The MESA Study. J Am Coll Cardiol Cardiovasc Imaging, 2021, 14(1): 219–229.
在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只有年龄较小是冠脉保持健康老化的有利因素。每年轻10岁,代谢综合征或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维持健康老化的可能性增加50%。
既往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如果冠脉钙化评分为0,未来10年出现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较低。
在非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中,代谢综合征严重度评分较低(OR=2.71)以及冠脉外的其他动脉(如颈动脉、胸主动脉)不存在粥样硬化(OR=2.42)是冠脉维持健康老化的最有利的因素。
“阜外说心脏”系列患者教育节目,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指导,《中国循环杂志》主办。
另外,无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以及高敏肌钙蛋白<3 ng/ml的患者冠脉维持健康老化的可能性分别增加81%和55%。
该研究一共纳入574例诊断为代谢综合征(422例)或2型糖尿病(152例)、基线冠脉钙化评分为0分、10年后接受冠脉钙化评分检查的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岁,67%为女士。
但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相比,根据冠脉钙化评分评估一个人的心血管风险更准确,因为冠脉钙化评分是亚临床冠脉粥样硬化的直接评估指标,包含了危险因素暴露和遗传背景的累积效应。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再获殊荣!中国循环杂志主办“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2020年度入选项目,此次共有46个项目入选,“阜外说心脏”位列其中!
研究者指出,冠脉钙化评分为0分者,未来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最高可降低80%。因此,要想维持冠脉健康老化,心血管总体保持最佳状态(冠脉外其他动脉无粥样硬化)似乎比任何危险因素维持在理想值更重要。
[2]Personalizing Risk Assessment in Diabetes Mellitus and Metabolic Syndrome. J Am Coll Cardiol Cardiovasc Imaging, 2021, 14(1): 230–232.
来源:
研究者强调,在代谢综合征或2型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风险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代谢严重度评分较低、相对年轻的糖尿病患者,未来需要评估应用他汀等药物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风险和获益。
JACC影像学子刊发表的一项基于美国动脉粥样硬化多种族研究(MESA)的子研究显示,在基线冠脉钙化评分为0分的代谢综合征或2型糖尿病患者中,10年随访期间,大约40%的患者冠脉钙化评分一直维持为0分,即冠脉保持健康老化。
2018年,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曾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10年随访期间,分别有42%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和44%的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钙化评分维持为0分。
阜外医院经验:换瓣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须警惕右心功能不全
虽然最新心脏瓣膜外科指南将左心瓣膜病变合并三尖瓣严重关闭不全的患者同期行三尖瓣外科治疗列为I级推荐,但对于左心瓣膜替换术后出现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再次手术指证,仍缺乏明确的建议。阜外医院佟明汇、许建屏等研究显示,这类患者在出现右心室功能不全之前积极地进行再次外科手术治疗三尖瓣病变,获益显著。积水潭医院赵兴山等研究称,腹部脂肪预示高血压风险
肥胖和高血压很“亲密”,不过身体不同部位的脂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定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QCT)可以精确地显示一个人脂肪的含量和分布,北京积水潭医院赵兴山、陈洪群等利用QCT进行研究显示,腹内脂肪面积与血压水平呈显著相关性,且腹内脂肪面积而非皮下脂肪面积为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美国心脏协会5大饮食建议:维护健康就像跑马拉松,但有小诀窍
新年伊始,很多人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运、有事业、有财气...但更重要的是“有健康”。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持健康的基础。看AHA的营养专家给您什么饮食建议?实际上,坚持营养饮食并不复杂,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1追求健康是一场马拉松,先树立小目标记住营养专家的一句话,追求健康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健康饮食是一种渐进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是速成课程。偏头痛:女性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密切,而近日德美学者对护士健康研究Ⅱ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偏头痛还会增加女士心血管病风险和死亡风险。研究者发现,与无偏头痛的女士相比,得了偏头痛的女士心梗、脑卒中、心绞痛以及血运重建等风险升高。而且即使校正了相关因素后结果仍是如此。研究者指出,该研究提示偏头痛是心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至少对女性如此。但是否积极治疗偏头痛可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仍需要进一步研究。预防慢性肾病,男性更要积极控制血压!日本研究
血压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日本研究人员发现,血压与慢性肾脏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而且,高血压治疗与否对两者关系也有明显影响。总体上,女士中,血压与慢性肾脏病风险之间的关联相对较弱。而男性高血压患者即便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其患慢性肾脏病的风险仍比未治疗状态下血压<120/80mmHg的男士高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