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白水(可治肥胖,有趣的小鼠研究)
果糖和水分别通过刺激和阻止血管加压素的生成,导致或防止代谢综合征出现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的临床意义在于,可能会鼓励研究人员去评估单纯多喝水是否可有效缓解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血管加压素通过提高肾集合管上皮细胞的通透性而增加水的重吸收,产生抗利尿作用,也可收缩外周血管,并引起肠、胆囊及膀胱的收缩。 研究人员在给小鼠喂糖水后发现,小鼠的大脑中生成了更多的血管加压素,而血管加压素反过来将水像脂肪一样储存起来,导致机体脱水,从而引发肥胖。而给小鼠喂不含糖的水后,肥胖明显减少。 研究者表示,他们是首次发现膳食中的糖如何通过影响血管加压素来导致肥胖和糖尿病。这个过程是通过一种名为V1b的特殊血管加压素受体进行的,缺乏V1b受体的小鼠完全不受糖的影响。 研究者还发现,脱水可刺激脂肪生成。这也是沙漠地区哺乳动物体内血管加压素水平高的原因。 研究者指出,肥胖者常常有脱水征象。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高盐饮食可导致肥胖和糖尿病。 研究者发现,给小鼠喂水可有效预防和减轻代谢综合征。 他们认为,阻断血管加压素的最佳途径是喝水,这给我们带来希望,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拥有一种便宜又简单的方法来治疗代谢综合征。在治疗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时,应考虑补水和限盐。 来源:[1]Water may b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metabolic syndrome. Medicalxpress网站[2]Vasopressin mediates fructose-induced metabolic syndrome by activating the V1b receptor. JCI Insight. Published December 15, 2020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院研究人员在小鼠研究中发现,果糖可刺激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从而导致肥胖和糖尿病,而水能通过抑制这种激素的生成而预防和缓解代谢综合征。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九大要点!欧洲心脏杂志文章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但这类患者多差异大、病情复杂、风险较高。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通过梳理相关循证医学证据,阐述了老年急性冠心病患者的管理。其中要点如下:1.衰老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炎症水平增加(一氧化氮减少)、血压升高(动脉僵硬度增加)、血管功能障碍和心功能异常(心脏重塑、舒张功能障碍)。北京儿童医院研究称,半数婴儿在6个月龄前不恰当补钙,或致超重和肥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学者调查发现,北京地区53%的婴儿在6个月龄前都被不恰当补钙。研究者指出,婴儿出生后的6个月内,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粉喂养,其中的钙含量均能满足膳食推荐量,基本上不需要补钙。但应补充维生素D,因为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少,同时婴儿晒太阳也较少。【三项研究质疑心衰患者限盐】限盐无用,还可能有害?
心衰患者应限盐限水,是每一位临床医生熟知的“常识”。然而近期三项研究却对此提出了“质疑”。即将于2016年1月1日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限制盐的摄入可能会使心衰患者的病情恶化[1]。研究显示,限盐患者的心衰患者死亡或再住院率为42%,而没有限钠患者仅为26%,限盐使心衰患者的死亡和再住院风险增加85%。北京安贞医院孙立忠等研究称,一项指标可预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风险
北京安贞医院孙立忠等在《胸外科年鉴》发表研究称,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48小时内的肾阻力指数(RRI)最大值是预测患者术后发生持续性急性肾损伤(AKI)的可靠指标。研究者表示,早期AKI的特点是血管反应性改变和肾灌注的改变,而RRI能评价肾灌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RRI是一种无创、安全、方便、可靠的方法,能动态观察肾动脉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血管的顺应性变化。每日一杯含糖果汁,心血管病风险增42%!美10万余女士研究
近日一项美国研究提示,要想远离心血管病,最好远离含糖饮料。研究显示,与很少或从不喝含糖饮料的女士相比,每天都要喝一杯及以上含糖饮料的女士,要增加近20%的心血管病风险。研究还发现,每日饮用一杯任何类型含糖饮料均会增加26%的血管重建风险,21%的脑卒中风险。这里的含糖饮料定义为能量软饮、加糖瓶装水以及加糖果汁饮料(非100%纯果汁)。不同种类的含糖饮料带来的心血管风险也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