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会漏误诊近七成颅外段椎动脉夹层(福建医学院一院学者研究)
4例双腔型椎动脉夹层有2例漏诊,研究者认为漏诊原因为夹层累及范围较局限,仅累及 V2 段的第2~3 颈椎间隙的椎动脉,且管腔内的内膜撕裂征象不明显。
其中,线样膜性回声是识别椎动脉夹层的重要超声征象。
对于漏诊的原因,研究者认为,一则病变部位为V3段,其解剖位置较高且被部分骨性遮挡,无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清晰的超声检查;二则超声医师未测量近心段血流频谱而无法提示远心段病变。
研究者指出,年轻患者椎动脉出现狭窄、闭塞或频谱异常时需警惕夹层可能。
这项研究共纳入21例经高分辨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或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确诊的椎动脉夹层患者,中位年龄39岁,17例≤45岁。
来源:鄢磊,陈晓宇,叶小剑,等. 颅外段椎动脉夹层的超声诊断及漏误诊原因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1129-1133.
中青年发生脑卒中,多会让人难以接受。其中颈动脉夹层就是常见病因,颈动脉夹层包括颈内动脉夹层和椎动脉夹层,后者是导致后循环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方面,8例发生脑梗死,6例头晕头痛,4例颈部疼痛,3例无症状。
研究显示,超声诊断符合率 33.33%(7/21),漏误诊率 66.67%(14/2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者指出,这提示,超声医师应逐节段地对椎动脉全程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并合理调节仪器以清晰显示管腔内结构。
颈部血管超声是指南推荐的颈动脉夹层筛查手段,但福建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阮琴韵、鄢磊等研究发现,超声诊断颅外段椎动脉夹层的漏误诊率较高。
分型方面,19例为自发性椎动脉夹层,2例为创伤性椎动脉夹层。如果根据血管结构和影像学特征分型来看,4例为双腔型,11例为壁内血肿型,6例为闭塞型。
14例漏误诊病例中,5例闭塞型椎动脉夹层误诊为单纯椎动脉闭塞,5例壁内血肿型椎动脉夹层误诊为单纯椎动脉狭窄,2例双腔型椎动脉夹层漏诊,2例壁内血肿型椎动脉夹层漏诊。
此外,研究者认为5例闭塞型椎动脉夹层误诊的原因是:一是超声医生询问病史不够详细,未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因素;二是对闭塞型椎动脉夹层特征性的超声声像图缺乏认识,未注意管腔中央有无细线样膜性回声(撕脱的内膜回声)以及未附加观察其它部位血管情况。
7例壁内血肿型椎动脉夹层误诊5例,漏诊2例。关于误诊,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因为椎动脉自身管径小,较难观察到壁内血肿表面撕裂的内膜。
搭桥时选桡动脉比大隐静脉更好!ACC年会公布10年随访研究
搭桥手术需要多个桥血管时,第二根桥血管是选用桡动脉好还是隐静脉,还是个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大多数心脏外科医生习惯使用大隐静脉,因移植桡动脉或其他动脉会增加手术时间和手术复杂程度。然而,欧美共识指南都建议使用动脉而不是隐静脉。近日,ACC科学年会上发布的RADIAL研究10年随访数据显示,选用桡动脉比隐静脉预后更好!杨进刚阜外2023-09-03 09:36:300000优化光照环境,可改善代谢异常!糖尿病学杂志研究
光照水平是人体生物钟与24小时昼夜周期同步的最重要因素。但如今,人们白天户外活动少,白天光照时间不足。夜间熬夜,又暴露在强光下,这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有研究表明,晚上暴露在强光下,与肥胖及心血管病风险增加有关,也会影响糖代谢,包括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升高,增加糖尿病风险。一项新研究称,优化室内光照条件,以更接近自然光的昼夜变化,或可预防代谢性疾病。低钠盐,适用于全世界!哈医大学者Meta分析
高盐饮食可致高血压。武阳丰等开展的大规模整群随机对照试验——SSaSS研究也首次证实,低钠盐(也称代用盐)可减少14%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减少12%的全因死亡。低钠盐就是其中一部分氯化钠(NaCl)被氯化钾(KCl)取代。北大人民医院郭继鸿等推出中国心电图操作指南:推荐成人每年做一次心电图
随着数字化技术快速引入,数字化心电图机的性能得到了极大改进,但旧式机型并未完全退出市场,给心电图操作规范化的推进带来困扰。鉴于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等牵头撰写了《常规心电图检查操作指南(简版)》。1心电图检查适应证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25:220000AHA关于盐敏感性高血压科学声明十大要点:盐敏感高血压定义仍未得到一致认定
盐是高血压重要的易患因素,而在人群内个体间对盐负荷或限盐却呈现不同的血压反应,即存在盐敏感性问题。近期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一项关于盐敏感性高血压的科学声明。这项声明回顾了盐敏感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检测方法以及相关研究,以期助力于临床个体化治疗,以下为其十大要点。1.高血压是冠心病和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据统计,在美国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