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希氏束起搏(左束支起搏或更有优势,JACC子刊阜外医院华伟和樊晓寒等研究)

注:A:手术时间;B:荧光透视时间;C:捕获阈值;D:R波感知图1 希氏束起搏(HBP)组与左束支起搏(LBBP)组的临床结果对比 华伟教授、樊晓寒教授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张澍教授为通讯作者。 来源:Hua W, Fan X, Li X, et al. Comparison of Left Bundle Branch and His Bundle Pacing in Bradycardia Patients. JACC Clin Electrophysiol. 2020 Oct;6(10):1291-129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生理性起搏是近些年心脏起搏领域的热点话题。希氏束起搏(HBP)通过电激动沿正常传导系统下传,保持了相对正常的电和机械同步性,是目前公认最为生理性的起搏方式。然而,临床实践发现,希氏束起搏存在植入难度较大、起搏参数不理想以及远期阈值升高等局限性。 我国黄伟剑教授率先尝试起搏位点送入更远端的左束支区域成功实施了国际上首例左束支起搏(LBBP),其电学参数良好、植入较为容易,克服了希氏束起搏的主要缺陷。对于这两种生理性起搏方式,目前国际上尚无两者直接对比的相关循证依据。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杂志电生理子刊(JACC: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发表了阜外医院华伟教授等最新生理性起搏相关研究结果,首次在国际上对比了HBP和LBBP的临床结果。 研究者指出,该结果首次证实,与希氏束起搏相比,左束支起搏这种新的生理性起搏方式在起搏QRS时限和手术成功率上并无显著差异,但需要的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更少,且能获得更满意的起搏电学参数。这为后续进一步开展左束支起搏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循证基础。 该研究分析了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共计251例拟实施生理性起搏患者的基线资料和随访结果。 结果显示,左束支起搏成功率为91.3%(115/126),HBP成功率为87.2%(109/125)。 左束支起搏组的平均手术时间(54 min vs. 78 min)和导线植入透视时间(5 min vs. 12 min)均明显短于希氏束起搏组。 两组在平均起搏QRS时限上并无统计学差异(113.7 ms vs. 114.1 ms,P=0.87)。在起搏参数方面,与希氏束起搏相比,左束支起搏有着更优的起搏阈值(0.6 V/0.4 ms vs. 1.3 V/1.0 ms) 和更佳的R波感知 (12.5 mV vs. 2.8 mV),见图1。
小儿反复咳喘、呼吸困难,要考虑左肺动脉吊带!北京儿童医院研究
如果小儿喘息、呼吸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之一就是患有左肺动脉吊带这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近日,北京儿童医院李晓峰、李培等通过对该院10年手术治疗的51例患者分析发现,左肺动脉吊带矫治术可缓解大多数气管压迫症状,气道梗阻明显可行气管支架手术,但气管多处严重狭窄效果不佳。此外,“环-吊带复合体”、重度气管狭窄等患儿预后不良,可考虑行气管成形术。杨进刚阜外2023-09-09 10:11:08
0000JAMA内科子刊研究称,周末运动一两次益处堪比规律锻炼身体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8~64岁的人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者75分钟剧烈有氧运动。每周分几天运动,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肿瘤和死亡。对于大多数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的上班族来说,上班日抽时间运动是一种奢侈。不过不用发愁,周末运动也同样有益。最近发表的一项英国研究发现,每个周末进行一次或两次中等程度以上的运动带来的获益堪比规律锻炼的益处。做支架前该不该停抗凝药?JACC子刊瑞典研究
对于服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需要介入治疗是否要停用抗凝药,国际指南对此推荐不一。近日,JACC子刊发表的一项大规模注册研究提示,对于这类患者,维持抗凝药治疗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并且还缩短住院时间。研究数据显示,停用或不停用抗凝药,调整后120天的出血风险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和缺血性事件)没有显著差异。心衰治疗“金三角”将成“新四联”?DAPA-HF研究:降糖药物跨界,成为抗心衰明星!
之前,β阻滞剂、ACEI/ARB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三种治疗心衰的药物可降低射血分数下降患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被称为心衰治疗的“金三角”。在2019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DAPA-HF研究亚组分析发现,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不但可降低多个年龄组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心衰恶化风险,还可降低伴或不伴糖尿病的心衰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心衰恶化风险,还可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