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心血管好(寿命更长,JACC刊登32年随访研究)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心血管健康角度考虑,这话也不假。 JACC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从一个人年轻时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可以预见其中老年时期出现心血管病和死亡的风险。 研究者发现,少年后期或成年早期心血管健康状况良好的人,中老年时期出现早发心血管病和死亡的风险是极低的。 这说明,年轻时维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对于预防早发心血管病、过早死亡至关重要。 在该研究中,随访32年后,年轻时心血管健康状况好的人出现心血管病、心血管死亡的风险较心血管健康状况较差者分别降低86%和93%。 分析显示,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生命简单七法则(Life's Simple 7)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评分每增加1分,早发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7%、20%、31%。 如果年轻时能维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状况,能预防63%的早发心血管事件、42%的全因死亡、81%的心血管死亡。 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教育程度的亚组中,心血管健康状况好的人中心血管病发生率均很低。例如,18~24岁、25~30岁人群中心血管病发生率分别仅为0.64/千人年和0.65/千人年。 该研究一共纳入4836名18~30岁的健康年轻人,其平均年龄为24.9岁,54.8%为女士,平均接受教育15.2年。 基线心血管健康状况评分高(12~14分)的人占28.8%,心血管健康状况评分中等(8~11分)和低(0~7分)的人分别占65%和6.3%。 32年随访期间,发生306例心血管事件(平均发病年龄为49.7岁),431人死亡(死亡时平均年龄为45.9岁)。 来源:Associations of Late Adolescent or Young Adult Cardiovascular Health with Premat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J Am Coll Cardiol. Nov 09, 2020.
≥18岁要量血压!美国叕建议
近日,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再次建议,≥18岁要测血压。对于18~39岁无高血压风险且血压一直正常的人,建议每3~5年测一次。对于≥40岁、血压正常高值以及超重或肥胖者,应早期进行血压检测。声明指出,诊断高血压还需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测量来明确高血压诊断。协和医院曾小峰等报告,四成大动脉炎累及心脏
协和医院曾小峰等发表研究称,我国大动脉炎患者八成为女性,近四成存在心脏受累情况。本研究的411例患者中,女性325例。164例有心脏受累,247无心脏受累。研究者发现,有心脏受累患者的病程(24个月)明显长于无心脏受累患者(16个月)。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和在锁骨下动杂音脉在心脏受累患者中更常见。美国家庭医师协会不认可美国高血压新指南:存在方法学问题和利益冲突
美国家庭医师协会(AAFP)近期宣布,不认可由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其他九个组织新近公布的高血压指南,认为该指南有方法学问题和利益冲突。新指南建议将高血压诊断标准降至130/80mmHg,而不是先前普遍接受的140/90mmHg。根据新指南,46%的美国成年人将被诊为高血压,而之前为32%。PCSK9抑制剂,轻度升高血糖!FDA数据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是近年来临床备受关注的一类新型降脂药物。目前,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心血管极高危血脂异常患者,在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或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的基础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如仍不能达标,应考虑加用PCSK9抑制剂。研究显示,PCSK9抑制剂的降脂效果非常显著,一年注射2次,LDL-C大约可降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