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K9抑制剂(轻度升高血糖,FDA数据)
12月13日,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数据库的研究提示,在临床真实世界中,PCSK9抑制剂会轻度升高血糖,但不增加糖尿病风险。
与整个数据库相比,PCSK9抑制剂治疗相关的高血糖不良反应风险增加14%,主要是轻度高血糖(ROR=1.48),而非糖尿病(ROR=0.67)。
在上述两种PCSK9抑制剂中,仅依洛尤单抗相关高血糖不良反应风险增加24%,阿利珠单抗并无明显的高血糖风险(ROR = 0.73)。
该研究对2015~2020年FDA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数据库中报告PCSK9抑制剂相关高血糖不良事件的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另外,PCSK9抑制剂相关高血糖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约为依折麦布的2倍,但较他汀类药物低74%。
研究者发现,PCSK9抑制剂相关的高血糖风险,是依折麦布的2倍,但远低于他汀。
[1]Hyperglycaemic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PCSK9 inhibitors: a real-world, pharmacovigilance study. Eur J Prev Cardiol, 13 December 2021
在该研究覆盖的近730万例患者中,71 748例应用依洛尤单抗,15 976例应用阿利珠单抗(Alirocumab)。
来源:
研究显示,PCSK9抑制剂的降脂效果非常显著,一年注射2次,LDL-C大约可降低50%。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心血管极高危血脂异常患者,在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或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的基础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如仍不能达标,应考虑加用PCSK9抑制剂。
研究者指出,在应用PCSK9抑制剂时应注意监测血糖,但该类药物在血糖方面的安全性优于他汀,其在血脂异常管理中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PCSK9抑制剂中,仅依洛尤单抗(Evolocumab)与高血糖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在糖尿病患者中,PCSK9抑制剂相关高血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主要发生在用药6个月内,停药后血糖可恢复正常。
[2]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管理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941-947.
其最大的缺点是,价格太昂贵,而且目前尚缺乏长期用药安全性数据。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是近年来临床备受关注的一类新型降脂药物。
空气污染是国人头号杀手"帮凶"!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团队BMJ文章称,长期PM2.5暴露增中风危险
杨进刚阜外2023-08-31 16:21:43
0000介入后血栓高风险患者应强化双抗治疗!阜外医院窦克非等研究
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尽量做到平衡PCI术后患者的缺血和出血风险。近期,阜外医院窦克非等发表研究称,欧洲DAPT指南的高血栓风险(HTR)标准有助于PCI术后患者的缺血性事件的危险分层,同时足够的血小板抑制可能有助于降低具有HTR特征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美研究称:无烟政策还有降压功效!不吸烟者有获益
对于不吸烟的人来说,无烟政策(全面禁止在酒吧、餐馆、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吸烟)能让他们摆脱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享受到确切的获益。既往研究表明,无烟政策可降低心脏病住院率。近期发表的一项针对CARDIA研究的最新分析显示,无烟政策还可降低不吸烟人群的收缩压。然而,该分析表明,无烟政策对舒张压和高血压无明显影响。平日多运动,即使心梗,也有救命作用!欧洲研究
新一年,很多人都会计划要做点什么,值得一提的是,运动应该是必须的。近日一项欧洲研究显示,平日里经常运动,在心梗发作后还是会有“救命”效应。结果显示,平时保持高水平运动的人,心梗后死亡和心梗后28天死亡风险均较低,而且运动水平和风险的降低似乎呈现剂量反应方式。中等程度中风,也该用双抗治疗!JAMA子刊研究
对于轻型卒中(NIHSS评分≤3分)和高风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目前指南建议,应早期、短程(21天)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其证据主要来源于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领衔开展的CHANCE研究以及覆盖全球十国的POINT研究。但对于中等程度的急性缺血性卒中(NIHSS评分4~5分)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否有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