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获推荐(美更新心衰医疗质量指标)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发布了最新的成人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表现和质量评估指标。 与2011版心衰患者医疗表现和质量评估指标相比,新评估指标中弃用1个指标,修改了3个指标,新增了10个指标。 弃用的指标 由于心衰患者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评估这一措施的应用率达到了98%~99%,因此,新评估指标仅保留对门诊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评估。 修改的指标 1、患者自我护理教育由临床表现评估指标变成医疗质量评估指标。这是因为患者自我护理教育记录可能不准确,而且即便记录得较好,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有限。 2、根据2017年心衰指南,新评估指标推荐增加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用来治疗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而以前仅推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3、出院后预约由临床表现评估指标变成医疗质量评估指标,而且设定了7天的时限。这是根据2013年ACCF/AHA心衰临床实践指南中出院后7~14天预约的2a类建议而定的。 新增的指标 1、所有接受ACEI或ARB治疗至少3个月后仍有症状、NYHA心功能 Ⅱ级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40%的患者中,门诊就诊12个月内或出院时接受ARNI治疗的患者比例。 2、接受指南推荐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左室射血分数≤40%的门诊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用量至少达到目标剂量50%的患者比例。 3、接受ACEI/ARB/ARNI治疗、左室射血分数≤40%的门诊患者中,这些药物的用量至少达到目标剂量50%的患者比例。 4、所有接受ACEI/ARB/ARNI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左室射血分数≤35%的患者中,门诊就诊12个月内或出院时接受盐皮质激素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比例。 5、所有新应用盐皮质激素抑制剂的门诊或住院患者中,用药1周内检测血钾和肾功能的患者比例。 6、在接受ACEI/ARB/ARNI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NYHA心功能 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40%的黑人或非裔美国患者中,门诊就诊12个月内或出院时肼苯哒嗪/硝酸异山梨酯的用药比例。 7、所有接受ACEI/ARB/ARNI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至少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35%、存在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时限≥150 ms、NYHA心功能 Ⅱ~Ⅳ级的门诊患者中,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患者比例。 8、所有门诊心衰患者中,每6个月自我报告心衰相关健康状况的患者比例以及1年内心衰相关健康状况评分未明显下降的患者比例。 9、医疗机构是否参与国家或地区心衰注册登记研究并定期报告医疗数据? 来源:2020 ACC/AHA Clinical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Measures for Adults With Heart Failur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erformance Measures.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 Originally published 2 Nov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阜外医院姚焰和张澍发表文章:临床心电生理进入全三维模式时代,阜外室上速消融辐射量仅相当于常人1年总辐射量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姚焰、张澍等撰文指出,我国临床心电生理已进入"全三维模式"时代。文中指出,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早在2008年就倡导低射线电生理技术及三维标测和导航的理念,对于冠状静脉窦放置途径,由采用固定弯电极导管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途径,转为采用可调弯电极的股静脉-下腔静脉途径,不仅大大降低了电生理医生操作中的辐射风险,也减少了上腔静脉途径的各种严重血管穿刺并发症。2018 ESC 晕厥诊断与处理指南临床实践指导(第六部分):直立倾斜试验
6.直立倾斜试验6.1直立倾斜试验方法推荐采用以下方法:患者试验前禁食2~4小时;如无静脉置管倾斜前需平卧≥5分钟,如有静脉置管则需倾斜前平卧≥20分钟倾斜角度为60°~70°被动倾斜时间应≥20分钟,最长45分钟。如被动倾斜试验阴性,可药物激发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静脉用异丙肾上腺素。药物激发试验时间为15~20分钟;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2:41:47
0002四成降压,五成降脂,近六成用中药!中国CKB项目缺血性中风治疗分析
一项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的新分析表明,近年来,在我国缺血性中风患者中,抗血小板和降脂药物的应用率尽管在逐渐升高,仍处于较低水平;仅四成应用降压药物,五成应用降脂药物,六成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近六成应用中药。分析显示,在我国缺血性中风患者中,64%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率仅6%左右;50%应用降脂药物,42%应用降压药物。优选新型降糖药物和单用氯吡格雷,AHA伴糖尿病的稳定冠心病科学声明
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往往并存,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该如何管理?就此,美国心脏协会(AHA)最新发表了一份科学声明,建议使用能带来心血管获益的新型降糖药物。声明还分析了合并2型糖尿病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抗栓、降压、调脂以及生活方式干预策略。降糖:优选新型降糖药物安贞医院周玉杰等研究称,这项肝功能指标还能预测老年介入患者的预后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是化验单上的“常客”,安贞医院周玉杰、天津胸科医院王乐等研究发现,对于≥65岁的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前血清GGT水平升高不是什么好事儿,会增加术后长期全因死亡和非心原性死亡风险。作者称,GGT是反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指标,主要作为肝胆疾病和酗酒的标志。而近年研究表明,GGT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清GGT水平能够预测冠心病患者的远期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