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学历低,饮酒可致高血压,Hypertension杂志遗传学随机研究)

18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与高血压之间的因果关联分析结果 研究者认为,调节这六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和不健康生活方式因素,可预防高血压,并最终减少高血压相关的疾病负担和死亡。 该研究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哪些危险因素可导致高血压,这一结果应该用于心血管预防指南和告诉政策制定者。比如,进一步证实失眠在高血压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病因作用,这提示当前指南在阐述可影响心血管风险的生活方式时,应更突显睡眠的作用。 作者指出,该研究中得出的与高血压有因果关联的六个可控危险因素可能参与多种病生理过程。 比如,肥胖被认为可增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失调,这在血压调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内皮功能失调和动脉僵硬度增加有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则与动脉僵硬度呈负相关。失眠可增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快心率、导致激素分泌异常。 而受教育程度较高带来的有益作用,可能与这些人拥有更多的资源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就医。 研究人员从欧洲血统全基因关联研究中选择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喝咖啡、体力活动、睡眠时间、失眠、受教育程度相关的基因变异,并从FinnGen研究(包含15870例患者和74345例对照受试者)和英国生物样本库(包含54 358例患者和 408 652例对照受试者)中提取高血压的基因关联。 来源: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Lifestyle Behaviors With Hypertension: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Hypertens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2 Nov 2020.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和死亡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既往随机研究显示,超重/肥胖、饮酒、缺乏运动与高血压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不健康生活方式行为是否可导致高血压尚不明确。 Hypertension杂志发表的一项孟德尔随机研究评估了18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生活方式行为与高血压风险之前的关系,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低、甘油三酯水平较高、超重/肥胖、酒精依赖、失眠、受教育程度较低等六个因素与高血压存在因果关联。 根据基因预测,甘油三酯水平和体重指数每升高1个标准差,高血压风险分别增加17%和4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每升高1个标准差,高血压风险分别降低12%和44%。酒精依赖者和失眠者的高血压风险分别增加10%和17%。 另外,饮酒量与睡眠时间可能与高血压之间存在因果关联。每周含酒精饮料摄入量的对数每增加1个标准差,高血压风险增加28%。与每天睡7~8小时者相比,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者出现高血压的风险增加17%。每天睡眠时间每增加1小时,高血压风险降低16%。 然而,空腹血糖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咖啡摄入量、体力活动与高血压之间没有因果关联。另外,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可能受体重指数影响,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联。目前也没有确切证据证实吸烟与高血压之间的因果关联。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英国43万人随访6.5年研究发现,晚睡晚起也增死亡风险,熬夜者易患5种疾病
一项英国纳入43万人的前瞻性队列超过6.5年的随访数据显示,与早睡早起的人相比,晚睡晚起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0%。而且,常熬夜的人比常早起的人更易患糖尿病、心理、神经、呼吸和胃肠方面的疾病。研究人员称,这是首项观察熬夜与死亡关系的大型前瞻性人群研究。该分析纳入433268例年龄在33~72岁受试者。主动脉弓夹层有了阜外分型!于存涛等研究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DeBakey和Stanford分型是主动脉夹层最常用的分型方法。然而,这两种分型对主动脉弓夹层的定义尚不明确,尤其是涉及远端主动脉弓时。而且传统的分型方法对主动脉弓夹层患者的手术方法没有指导作用。阜外学者提出主动脉弓夹层的阜外分型(图1)。Cp型定义为无名动脉或合并左颈动脉受累。Cd型定义为左锁骨下动脉或合并左颈动脉受累。其他主动脉弓夹层手术均定义为Ct型。杨进刚阜外2023-09-20 09:55:40
0000残余胆固醇、Lp(a)和炎症,增残余心血管风险!阜外医院李建军等研究
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后,如何解决残余心血管风险还是个问题。目前,残余胆固醇、脂蛋白(a)[Lp(a)]和炎症水平被认为是主要的残余心血管风险因素。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刘慧慧等进行的研究显示,这三者水平升高的“组合拳”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研究者表示,该研究提示纳入残余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是改善极高危人群分层的较好的策略。5%心衰的BNP不一定高!美国研究
钠尿肽(NP)升高通常被认为是心衰或心功能不全时对心脏壁压力应激升高的一种代偿反应。近日美国学者发表研究称,有一定比例的心衰或心功能不全患者的B型利钠肽(BNP)极低(<50pg/ml),甚至测不出,这可能是“钠尿肽缺乏症”的表现。研究者针对47970名成年心衰住院治疗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异常或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测量了BNP。不推荐用手表测血压!欧洲高血压学会声明
欧洲高血压学会近日发布的一项新声明指出,无袖带血压测量是一个快速发展且前景广阔的领域,包括基于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袖珍设备或其他类型设备中嵌入传感器、信号处理和算法来估计血压,但由于这些新设备的准确性尚未得到验证,目前不适合临床使用以及家用。杨进刚阜外2023-09-27 14:57:04
0001